首页

来源:中国就业网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要求,2018年底,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包括六个方面二十一条指导意见。该文件既是对中央要求的全面理解,也是对推动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总体部署和明确要求。

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内涵

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就是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宗旨,以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为主导,以满足劳动者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多元需求与单位用人基本需求,以实现劳动力供求相互匹配为主线,所提供的全面、便捷、高效的服务。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覆盖全体对象——服务对象的全方位

一是面向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创业服务。应打破户籍类别限制,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所有城乡劳动者提供多元服务。

二是面向有招聘需求的各类单位的用人服务。应打破不同单位的所有制、规模、行业等限制,为有招聘需求的各类单位提供基本服务,要贯彻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和普惠性政策。

三是面向有服务需求的各类社会培训、中介等机构的支持服务。应为职业培训机构提供信息引导服务,为社会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信息服务。

贯穿就业全程——服务过程的全方位

一是对就业政策落实各环节的全程服务。可细化为宣传、咨询、办理、跟踪、协助监督等环节,强化就业政策落实各环节的全程服务。

二是对劳动者职业生涯各阶段的全程服务。应根据职业准备期、职业进入期、职业转换期和职业稳定期等劳动者不同阶段的需求和意愿,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

三是对单位用人相关方面的全程服务。主要包括岗位分析、人员招聘、员工培训、政策咨询、档案管理等服务。

配备齐全功能——服务项目的全方位

一是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和职业介绍服务;二是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服务;三是提供专项援助服务;四是提供就业扶贫和劳务输出服务;五是提供创业全程服务;六是提供失业保障服务;七是提供就业合作服务。

运用多种方式——服务手段的全方位

一是场所窗口服务。直接面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和窗口,承担各项服务功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窗口,承担面向辖区群众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援助、统计调查等基础性工作。

二是线上网络服务。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各项服务与管理全程信息化,信息互通和共享,建立就业信息监测体系;平台服务实现智能推送、数据分析、整合资源、跨部门合作、大数据开发运用等功能。

三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面对面服务与网上服务相连接,并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引导手段、电子技术手段,确保就业政策措施落地。

四是宣传咨询服务。通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办窗口宣传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广宣传相结合;采取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APP等新媒体多种宣传方式,满足社会、单位、个人的多元需求。

实现便捷高效——能效提升的全方位

一是实现就地就近办理和网上快捷办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就业服务常住地办理,最大限度地方便服务对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提升就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运用网上办事系统,提高服务效率。

二是简化服务流程。合理设置服务机构,强化政府部门内部的协调,减少行政审批层次,推行政务公开,将就业服务前置下沉至最基层,开展综合办理和前台一窗式受理,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精简服务流程,减少人为障碍,提高服务时效。

三是实施精准化服务。契合不同群体在不同阶段、不同业态的就业,分类制定、分层实施与就业政策相衔接的服务项目,摸准劳动者和企业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人力资源供求匹配率和服务的精准度。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 张小建)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