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跨界、跨区、跨线并行三个校园建设”战略思想指导下,人文与传播学院召开“AI赋能'三个校园'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文科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理论研讨、技术解析与实践演示三个维度,为全院教师呈现了一场关于未来教育创新的思想盛宴。赖振寅院长、苑洋副教授、李珺老师三位主讲人分别从教育理念重塑、技术模型应用及教学工具创新角度展开分享。
赖振寅院长在《AI时代文科价值重估与大学课堂重构》主题发言中,直面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提出以AI为支点撬动“三个校园”建设,不仅关乎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对高等教育本质的重新定义。他指出,在AI替代重复性工作的趋势下,文科的核心价值需回归“培养完整的人”——即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跨文化理解力塑造和人文精神培育,锻造AI无法取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对AI时代的挑战,文科教育应积极拥抱技术,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苑洋副教授以“模型大作坊”为切入点,讲解了如何通过模型框架解决问题。她指出,了解CoT链式思维中“概率预测(快速反应)”模型和“链式推理(慢性思考)”模型的差异有助于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提升语言模型性能和思维推理能力。苑洋老师还向大家分享了如何有效向AI表达需求,她强调,清晰、具体的指令是获得理想结果的关键。
李珺老师聚焦“AI多平台联动”,展示了AI作为教学工具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她介绍,教师可以利用剪映等平台快速检查字幕、生成口播脚本;借助可画等工具构建思维导图,辅助论文写作;通过微助教等平台开展互动比赛,实时检测学习成果等。AI实现了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
本次会议将李书福董事长战略思想与高等教育深度耦合的探索,为破解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命题提供了思路和可借鉴方法。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对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文/蒙博兰 图/符梅燕 汤雨涵 符健桦 梅心菱 编辑/陈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