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三亚学院国际幼儿教育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精心打造的戏剧表演活动与指导特色课程取得显著成效。该课程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罗芳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构建了理论——实践——反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开辟了新路径。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团队展现出卓越的组织与执行能力。在课程大组长邸嘉申的统筹协调下,团队高效完成了前期筹备工作,并与三亚市蒙特梭利松柏森林幼儿园、三亚学院附属幼儿园等多家幼教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搭建起校企协同育人的坚实平台。

 

各实践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将精心设计的戏剧教育方案带入幼儿园实际教学场景:邸嘉申小组在蒙特梭利松柏森林幼儿园开展的《十二生肖寻宝记》排练中,创新采用无实物表演教学法,通过角色性格分析和情节发展探讨,激发幼儿想象力。团队还特别设计了符合幼儿特点的互动舞蹈,增强了表演观赏性与互动性。宋园长全程关注排练,适时给予宝贵建议,对此次合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陈彩若小组在三亚学院附属幼儿园呈现的《西蓝花先生的理发店》,充分体现了专业性与适龄性的统一。面对教学实践中的语言转换挑战,团队创造性地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儿童语言,增加趣味互动环节,用生动的肢体语言成功吸引幼儿参与,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增添了新活力。

熊燕清小组前往同心家园第一期幼儿园,为儿童戏剧《小云朵的第一次旅行》做彩排准备。组员们对同心幼儿园的道具和场地进行了了解,他们认真研读剧本,根据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

雷雨浓小组在三亚市第三幼儿园排练《蛇娃奇遇记》。小组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园方教师专业指导,通过生动的表情动作示范,激发了孩子们的表演潜能,展现了课程的专业性。

程香懿小组同在三亚市第三幼儿园排演《小鲤梦游奇境》。三幼的指导老师也给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小组成员认真听取了意见,精益求精地修改剧本,增加了互动情节,引导孩子们身临其境,为最终效果的呈现打好基础。

白译丹小组在三亚市第七幼儿园演绎了剧本《葫芦娃与哪吒:小英雄大冒险》。小组成员巧妙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情景设计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展现出专业课程的独特价值。

此次实践活动是国际幼儿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成果,实现了多方共赢:幼教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幼儿园引入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容;专业建设方面检验了教学成果,优化培养方案。

三亚学院国际幼儿教育专业罗芳老师表示,这次产教融合实践不仅是一次教学创新,更是我们服务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平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更多懂理论、强实践、善创新的幼教人才。

此次戏剧教育进园活动标志着三亚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陈彩若、程香懿、雷雨浓、潘云、熊燕清、刘佳玲、姜紫怡、赵佳绮、洪铭范、符英杰、雷宋盼 编辑/胡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