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马小媛,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5届毕业生,荣获三亚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在校期间,她不仅学业成绩优异,多次荣获奖学金,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加入“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社团。目标清晰、行动力强的她,早早就将考取公务员定为就业方向,并为此不懈努力,最终成功考入河南省开封市公务员队伍。

考公经验:

马小媛的公务员备考冲刺期约半年。她强调科学规划的重要性,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合理制定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并在阶段学习后及时反思总结,精准定位薄弱环节进行强化突破。她认为考公的核心逻辑在于:扎实基础、题海战术、深度复盘、循环提升。

马小媛认为考公的底层逻辑是刚开始听课打基础,掌握知识点后就进行大量刷题,对错题进行思考,真正弄懂错题,之后就是“刷题-复盘-刷题-复盘”的无限重复,要刷到能一眼看出出题人想要考的考点的程度。

在行测中,她认为资料是最容易拿满分的部分,只需要熟练地掌握公式,能快速在题目中获取信息并且计算正确,就能拿到分,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模块;对于言语,主要是掌握词语意思并能够在语句中进行辨析,一定不能靠自己的语感去做题,要大量刷真题去寻找出题逻辑;在判断推理中,图推是需要认真听课并且需要去记一些常考的规律,通过大量刷题做到一眼看出图形规律,才能在考试中节省时间;数量是她认为比较难的板块,在考试中要尽量保证基础题不失分。在备考过程中也要见缝插针地多看《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关注一些重要文件去补充自己的政治理论。申论则需要研究透每道真题,学习答题技巧,积累素材。

她说,虽然备考过程中也有很多崩溃的瞬间,有时候刷题错误率高也会忍不住掉眼泪,但是量变终会引起质变,进步带来的喜悦能消散一切的不愉快。

寄语:

成长永远不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这条路上你必须一个人勇敢去面对,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坚定地为之努力。请相信,努力终有回响。

考公是一场考验毅力与恒心的选拔。在这场征程中,你不仅要超越昨日的自己,更要力争比竞争对手付出更多。我能做到,你也一定可以!正如诗中所言:“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愿你在磨砺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绚烂。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郭学哲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