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5年8月5日10:00,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业规划与指导系列讲座(第一场)——《破局与重构:国际中文教育的深度变革与路径创新》在腾讯会议云端启幕。本次讲座由我院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带头人张美云教授担任主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体教师及2025级硕士研究生在线参会。

图片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破局与重构:国际中文教育的深度变革与路径创新》,主要从困境识别、破局前提和路径重构三个方面展开。

张教授首先剖析了当下时代变革中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大环境矛盾凸显,外部技术冲击加剧,内部学科危机深重,自身处境亦岌岌可危。师资生态链断裂的核心因素有三点:一是知识虚化严重,二是教师缺乏语言+文化+技能三维融合的教学能力,三是职业发展通道受限。 

对困局,张教授强调需精准分析形势、捕捉机遇,并以勇气与执行力破局。基于对硕士研究生入学问卷的深度剖析,她解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与规划。随后,她从重构知识体系、技术融合创新、拓展实践场域、突破学术研究方法四个维度,阐述了打破学科壁垒的操作路径,实现从学科拼贴生态融合的跃迁。  

在破局前提部分,张教授介绍了学院搭建的三大优势平台:海南自贸港国际化平台、吉利世界500强跨国集团海外布局、吉利人才发展集团全球共建芯位学院。她特别分享了今年610日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国立大学芯位学院智慧中文教育中心揭牌仪式的盛况。

图片


张教授还展示了前沿语言科技研究成果,包括吉利星睿大语言模型、人机交互语料库及中文+跨境直播应用。她详解了学院超算中心如何通过数据+模型开发人机交互、数字人交互及多智能体协作语言模型,并现场演示了语言智能赋能的产业应用场景。

最后,张教授提出重构路径的核心是学业能力转化与职业能力提升。她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术语传播需创新路径,构建文化、技术、认知三位一体的闭环框架:以课程学习到教学产品开发破解知识虚化;通过实践能力三进阶破解能力模型滞后;将学位论文与职业竞争力捆绑破解职业发展梗阻

图片

本次讲座系统阐释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深度变革趋势与创新路径,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通过理论解析与案例研讨,深化了师生对“以需供求、技术赋能、产教融合”三维一体发展理念的认知,对提升研究生学术视野与职业规划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吴思莹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