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NO.7】高建华教授写给新生的一封信


  • 2022
  • 08/26
  • 22:00
  • 专业建设

  • 浏览量

写给新同学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

你好呀!能够在风光旖旎的三亚学院与你相遇,我感到很幸运!能在人文与传播学院与你一起学习研究文学值得庆幸!说实话,我羡慕今天的你,不仅是因为你年轻风华正茂,还因为你能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里以文学为自己的专业!想当年我考大学的时候,因为自己年少无知,父母亲也并不懂得当时的高考政策,本来我报考的是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却因为在当时有农林医师优先录取的政策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录取。也就是说,我在大学本科四年里并没有像今天的你这样如愿以偿从起点就开始学习文学,而是后来几经辗转,三十多岁读硕士,超过四十岁博士毕业,如今在这里跟你们谈文学,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感!

关于为什么要学文学,这个问题也许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关于文学在人类社会和国家建设发展中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例子。从欧洲的文艺复兴文学文化对人类精神世界精神面貌的改变,到五四运动时期文学对改造中国国民性的巨大推动作用,乃至文学对一个人的个人修养人文气质的塑造,这一切都是不言而喻的!文学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满足人的浪漫情怀,文学研究人的问题:人生、人性、命运;自我、他人;情感、思想、体验……。在这一点上,文学跟哲学是手足,只不过哲学对人的研究靠逻辑,文学对人的研究靠叙事和抒情。了解人本身,是一切求知和探索的起点和基石。只有了解了人自身,把人建设好,社会才有健康发展的前提。如果人的建设一片荒漠或废墟,建设在精神废墟之上的所谓经济发达,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建设人并不容易,因为了解人就很难,世界上没有比人更复杂的存在了。

人性是如此多变,人生现象是如此难解,命运是如此莫测。 每个人如何确立自我,又该如何面对他人?我们该做怎样的好人?而坏人的坏,又是因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内心总是充满了不安和痛苦,为什么幸福和理想总是遥不可及?既然有死亡,我们活着的价值又该怎么确定?情绪总像野马,我们能控制它们吗?如果不能控制又会发生什么? 人性是什么?我们的弱点是什么?对人性的理解,又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文化和制度?影响着我们对爱恨情仇的理解,对宽恕和同情的拥有? 还有命运难题。是宿命?是小人作祟?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吗?还是只能交到他人和外在环境的手中?那些人生悲剧到底如何发生?那些命运悲惨的人们又犯了哪些人生的致命错误? ……这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每一个都决定着我们内心世界的坚强或是软弱,视野的通透或是逼仄。它们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文学叙事和抒情想要表达的。 文学表达着人们对于人生、人性和命运的理解,记录着作家们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和体验,抒发着他们曾经经历的喜悦和痛苦,哀怨和希冀。这就是文学为我们提供的生存资源和财富。

一个人只能活一生,读十部作品就可以看到十种人生和情感,见识十种人生逻辑和因果关系。读一百本作品就体验一百种人生和情感,见识一百种人生逻辑和因果关系。 读了《伊利亚特》,会知道如何看待个人荣誉和利益;读了《哈姆雷特》,你会惊诧于追求个人理性的艰难;读了《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你会反省自己身上是否有他们的影子;读了《包法利夫人》和《德伯家的苔丝》,你会警醒,我们是否还在重复她们的错误。 读了《巴黎圣母院》,你会发现自己身边就有犯着艾丝美拉达式爱情错误的女孩儿;读了《红与黑》,你会想到咱们路遥先生《人生》中的高加林吗?《双城记》中那种对群体暴力的推崇,只是发生在狄更斯的年代吗?你了解集体暴力的发生机制隐藏着怎样的人类隐痛吗? 读了《神曲》,我们会惊讶于作者探索人性罪恶的勇气;所谓人生,从来不是所谓的人与人斗,真正的强者也绝对不是把别人斗垮的人,而是能够打败自己人性弱点的人。文学让你明白不断跟自己的懒惰、软弱、沮丧和焦虑作战的浮士德才是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真正的人生强者是浮士德。 作家们就是这样用他们的一生,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有关生存的信息和启迪。 作家思考的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也正因如此,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值得我们致以无上的敬意。他们的价值不在于给了答案,而在于给我们的人生点了灯。有了他们点的那一盏盏灯,拿着单程票的我们,走在黝黑坎坷的人生隧道里,才能感到脚下的路不那么黑,心中的孤独不那么冷。

 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执着地辨识着人性、探索着命运、剖析着自我;执着地关注着心灵、又执着地要看清社会。他们努力地思考:人性是怎样的?命运到底是什么?自我的痛苦来自何方?灵魂又该如何安放?我与他人如何相处?所谓社会又是怎样的一道迷嶂?还是那句话,当我们不了解文学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不配谈起文学。文学不是装饰品,文学是关于人自身问题的最智慧的思考、最勇敢的探索,也是最有诚意最慈悲的留言。 如果我们懂得了历代作家们的诚意、勇气和智慧,也许我们就有力量推开他们铸造的那扇沉甸甸的大门。

谨以此言,赠给刚刚来到人文与传播学院热爱文学的同学们。

高建华

2022年8月19日

 人物介绍

高建华,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俄罗斯文学学会理事,教育部斯拉夫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印尼研究中心核心研究成员,多年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学术交流》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库普林小说诗学研究》一项。现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俄罗斯白银时代小说叙事转型研究》一项。主持并完成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厅局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两项。主编出版教材《外国文学经典小说赏析》一部,

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库普林小说诗学研究》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1.jpg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文/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高建华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图 编辑/黄亚希)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