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时代如何进行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在逐鹿天下的新媒体时代分得一杯羹,3月16日下午4:00,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刘为明教授与专业老师与新媒体1701的部分学生一起分享关于新闻采编的创意与策划。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还有马丽萍教授、高晨老师、张玲老师、花靖超老师、申素样老师和陈杰老师。
刘为明教授分3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第一,互联网时代新闻发布、传播与接收的全新特质;第二,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创意性的本质特征;第三,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创意策划的理念、方法及路径。对于如何创新的问题刘老师还进行了深入分析,简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提高活力、提升质量、综合运用、去严肃化。能否写好一篇新闻,取决于这篇新闻的采集筛选、文字编辑、图片加工、技术维护等方方面面。若想积累忠实的粉丝、提高新闻的内容形象力,必须让前瞻的媒体观念、不断的思想源泉、强大的新闻写作能力并驾齐驱。同时,文风大胆、视听结合、风格新颖也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随后,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老师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玲老师认为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完善。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有分栏、连接、微网站等特色功能,因此微信公众号对技术的掌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文字输出难以揽下所有环节。如果内容、技术和维护等安全环节没有做好,就无法保证新闻作品的高品质产出。新闻素材的采集筛选、文字的编辑、图片的搜集加工、视频的运用等,都关乎着能否写好一篇新闻,也需要写作者注意聆听用户心声,洞察用户需求,学习掌握新的技能,确保新闻写作的动力和品质。只有让前瞻的媒体观念、不断的思想源泉、强大的新闻写作能力“并驾齐驱”,才能迅速地积累粉丝,提高内容影响力。
张亚楠同学分享了自己去崖州,采访崖州民歌的守护者与传唱者,希望能通过讲诉他们的故事,让人们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为了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陈杰老师建议以后这种采访和调研的活动要经常去做,然后建立属于自己公众号,在自媒体平台上多写作、多传播,以更加短小、亲近、活泼的文字配合上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转发,形成粉丝效应,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新媒体实践形式。
最后,刘为明教授总结说:“创新,是生存;墨守成规,便意味着毁灭。保守是舒服的产物,而创新是新媒体发展的生命力。身处于新媒体时代的我们,应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共同塑造网络时代新闻采写的旧貌新颜。”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供稿 文/宁格图/宁格 指导老师:刘为明、陈杰)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