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了解这两点,你的“职业倦怠症”就有救了!


  • 2018
  • 12/27
  • 18:13
  • 就业动态

  • 402
  • 浏览量

来源:英才网联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苦恼?

  每天上班觉得自己做着同样的工作,根本提不起精神,下班了心累,一想到第二天要上班就更加心累,脑子里时不时还会蹦出想离职的念头,但最终又因为种种原因还是继续重复自己前一天的生活。

  如果你重复着这样让人“倍感煎熬”的工作状态,很可能是遇上职业倦怠了。

  01

  在我们向阳生涯经手的咨询案例中,这样的职业倦怠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比较常见,就是定位不清,缺少规划。

  这类人往往比较年轻,以25岁到28岁最为常见,一方面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职场经验,但是因为当初在毕业时没有找好方向,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时间一长,弊端自然显现了出来。

  25岁的李云(化名)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大学本科学的是植物科学与技术,毕业在考研做研究与就业之间多有犹豫,最终机缘巧合之下,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做了设计助理。

  原先的李云觉得自己对艺术挺有兴趣的,但是真正入了行才发现,做设计远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有数不尽的加班,还有改不完的要求。

  为了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她一度报了培训班,但是自己没有美术的基础,始终难以更进一步。

  这样的情况反映到工作上,就是她被越来越多的安排一些协助活动执行的工作,感觉自己被放弃了一样。她感觉在这家公司里找不到自己职业发展的空间,这让她很迷茫,每天上班都无精打采的。

  不甘于这样,她希望寻求改变。李云的问题很明显,要追溯的话,可以说一开始选择的大学专业就不是最适合她的。

  她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是属于ISFJ保护者,内向、实感、情感、判断型的她温文而雅,做事谨慎、小心,擅于思考;有很强的职业道德,一旦觉得自己的行动确有帮助,便会担起重担。而霍兰德职业性格结果,社会型的她热衷于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更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和物打交道。

  毕业之后,她迎来了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但是还是因为没有确切的定位,而成为了一个设计,从她所描述的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职业倦怠来看,这条职业发展的通道显然也并不适合她。

  在一个人的职业规划中,最核心的就是职业定位,这是方向性的问题,决定了一个人相当长一段时间乃至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走对了你会觉得满地芬芳,风景独好,走错了就是遍地荆棘,虚度光阴。

  找到了症结之所在,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很快根据李云本身的兴趣、性格、技能等等多方面考量,给李云规划出了人力资源方向的职业发展,虽说转行一开始也是不小的挑战,但重新出发之后,李云果然得心应手起来,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业状态。

  02

  但是职业倦怠不仅仅出现在年轻的职场人身上,资深的职场人有时也难免中招,这类的人往往是遇到了所谓的“天花板”。

  他们觉得自己投入的多,得到的少,感觉自己在做一些无意义的事,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很多银行柜员都会有类似的困惑,抱着稳定的期待进入了银行系统,但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之后,一晃就是7、8年,他们觉得自己看不到未来。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长大,家庭、教育、房贷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而期待的升职加薪却没有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到来。

  这类人运用我们的内外生涯规划法,其实很好理解。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匹配想要追求的高薪,即内生涯对自己的外生涯起不到推动的作用。我身边不乏见过这样的例子,通过跳槽实现涨薪,但没想到进入新公司几个月之后,因为个人能力不达标,被人事约谈,要么降薪,要么可能就不能转正了。

  在内生涯没有足够强大,足够积累和发展之前,外生涯是极其不稳定的,只有发展出自己的顶端优势,培养核心竞争力,这一切都会在外生涯,以升职加薪等各方面表现出来,职业生涯通畅了,所谓的天花板自然就不存在了。

  很多职场人都会说自己遭遇到了职业倦怠,当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不妨借机梳理一下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审视自己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也许这将成为你职业生涯的新起点也未可知。

  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吧~


CONTENT END

  • 就业动态
  • 招生工作
  • 就业动态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