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背后的政策“密码”:优的是民生 先的是经济


  • 2019
  • 03/08
  • 17:00
  • 就业动态

  • 301
  • 浏览量

来源:人民网

东风送暖,春回大地。3月,一年一度全国两会召开,共商发展大计,举国高度瞩目。

解决“新官不理旧账”、消除奇葩证明、缓解“大城市病”、严惩暴力伤医、治理校外托管乱象、提速降费……每年两会,总有一些话题“脱颖而出”,引来广泛热议。

今年两会哪些话题最热、网民最关心?人民网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作为参考依据,捕捉两会热点,解读背后世情。

“两会热1℃”系列报道,带你到两会热点里面瞧门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引起代表、委员们广泛热议。

一直以来,就业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据人民网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统计,3月5日至3月6日8时,有关“就业优先”话题的新闻报道4362篇、微信文章9244篇、APP文章2776篇、论坛文章143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这意味着,从决策层来看,稳就业已经不仅仅是促民生的重要发力点,也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施政指引。

就业优先政策上升至宏观政策层面 变化缘何而来

回顾往年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过去“就业”都出现在民生板块,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其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变化缘何而来?

答案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向运华认为,充分就业本来是宏观经济常用的四大指标之一(还有经济增速、物价、国际收支),但是以往经济增速等方面更受重视。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放缓、结构加快调整的关键时期,发挥就业的‘稳定器’作用尤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认为。

纵观形势,我国面临的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再创新高。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现象凸显。

“今年,我国就业压力不小,就业总量维持高位,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委员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就业优先,相当于释放出信号:保障就业是未来影响宏观调整的重要出发点,也是目标所在。

就业被摆上突出位置 既是民生政策也是发展政策

近段时间以来,“就业”一词持续出现在重大议程之中,足见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程度。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在这次会议上,“稳就业”不仅被列为“六稳”工作之首,还从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方面,要求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2018年11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就业的针对性措施。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同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次会议、一份意见,就业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多次提及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稳就业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就业优先既是民生政策,也是发展政策。就业稳,收入就稳,消费就稳,经济基本面才能稳。有媒体评论认为,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锚”。它前端联系着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身意味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后端影响着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就业优先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巨大影响力,其激起的政策层面回响也值得期许。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民生的基础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株洲市市长阳卫国表示,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需要用新的产业空间支撑广泛的就业机会,以实现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此持有同样看法:“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增长和就业息息相关,经济增速之高或低,对就业增长非常重要。”他认为,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而如何改善就业环境,从而托住经济运行“下限”成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各地派发就业“红包” 代表委员热议“稳就业”

今年开年,各地接二连三派发就业政策“红包”。

北京,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上海,今年开始为快递员、送餐员等灵活就业群体“定制”专享基本保障,提高他们抵御和防范疾病、意外风险的能力,最高保障待遇超过9万元;广东,将用人单位的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缴费费率从8%降到6.5%。

不仅仅在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福建、湖南、湖北、江苏、江西等地也提出对不裁员参保企业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进行返还的优惠举措。

如何进一步稳住就业大局?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稳就业就是要稳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全国人大代表、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利认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稳就业的具体举措,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只要搞活企业,就业就稳住了。”

研究显示,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提供了80%左右的就业岗位。“稳就业就一定要稳固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了,我们的就业才能稳得住。”全国人大代表冯琪雅认为,应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从而实现稳就业的目标。

另一方面,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也是当前的重要议题。

“‘就业难’‘招工难’并存。”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随着新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全新的工作机会,“但却缺少适合这些岗位的人”。他建议,要加大教育培训体制改革力度,提高劳动者的能力。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从人才供给端给出了建议:“高校教育应更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大学课程要精品化,不能弄一堆‘水课’。”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这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看来,既是今年“稳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为应对未来一段时间日益凸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所做的重要准备。

多培训、强技能,提高就业供需匹配度。代表委员认为,面对就业新形势,尤其是结构性就业矛盾,更需要在技能培训上加力度、提质量。


CONTENT END

  • 就业动态
  • 招生工作
  • 就业动态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