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人文学院王圣老师作客三亚学院学生中心,为写作中心的同学们作了题为“如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学术讲座。
讲座现场照片
王圣老师是南开大学文艺博士,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电影学、美学、文学思潮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今年刚刚获得海南省青年南海名家的称号。此次学生中心写作小组特邀王圣老师就论文写作进行主题演讲,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呼应,王圣老师讲演了两个半小时,现场座无虚席。
主讲人:王圣老师
通过此次的讲座王圣老师展开了非常开阔的思维视野,将毕业论文放入一个宏大的背景下进行了深度讨论,将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作了另辟蹊径的剖析,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带动同学们的思考和追问。
王圣老师首先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教育质量的时代命题出发,指出毕业论文这个命题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衍生的内涵和意义。尤其是在翟天临事件后,如何从严肃话题转变为消费话题,就毕业论文的严肃反思如何再次被消解和误导。王圣老师借此提醒大家绕开娱乐化消费话题,从更加深刻的学理来认识这一事件引发的高等教育质量危机以及教育改革的瓶颈与转型问题。
在提出毕业论文的时代命题背景之后,王圣老师话锋一转,提出一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即“什么是理论”。他认为所谓写毕业论文以及如何写毕业论文作为表象,其本质是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理论训练的成果,怎么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可以换成另一个更本真的问题:如何在大学四年完成合格的学术思维训练的问题。
王圣老师首先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引入对理论的读解,指出理论是历史的产物,理论是形势的一部分,因而理论的兴起本身成为一个有待探讨的文化历史问题。理论是有关时代总体结构的一个抽象认识的结果。因此王圣老师引用库恩(Thomas S. Kuhn)《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的范式理论,指出理论存在的场域是学术史,任何人进行理论的学习和训练不是对抽象理论的死记硬背或者模仿照搬,而是逐步进入学术史范式的过程。因为任何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发展并非直线前进,而是围绕学科的“典范”——传统-危机-突破-新典范——的路径前进。如果不能对这一典范的过程予以澄清,则难以发现学科发展的“内在理路”。换句话说,进入范式的过程既是逐步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同时其本身也是完成学术思维训练的过程。学术史绝不是如大多数概论课那样,按照历史线性发展罗列人物和概念的过程,而是在一个时代之中,为了解决一个学科问题,逐步在广义上形成的信仰、价值和技术体系,在狭义上产生的开创人物、经典原理和教科书等的楷模。王圣老师举例了牛顿对经典力学范式的开创,以及当经典力学无法解决量子物理学后遭遇到的崩溃,继而由爱因斯坦等人开创的量子物理学的新典范的过程。如果不能对两种范式之间的形成-发展-危机-突破-新范式进行深刻理解,那将无法完成进入量子物理学的学术思维训练,价值和信仰的建立,更不可能进入新范式的话题体系。
什么是理论和学术史的演进话题后,王圣老师再次抛出新问题:什么是学术论文?王圣老师引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出人类的认识通常分为两种,即知识和意见。学术论文是将人类的认识向未知极限的拓展,而非是对世界的看法,学术论文因此区别与中学时我们所学习的议论文。因此学术论文需要建立深度观念,需要完整的认识论、方法论体系。谈到如何建立学术方法,王圣老师举例了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理想类型” ( idealtype ) 又译 “理想型” “理念型” , 是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也是其社会学方法论的精髓所在。王圣老师指出理想类型不是对实际社会存在的概括,只是理论家为了分析现象、理解现实而构想的理论模式。理想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欧洲两大对立的阵营: 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社会学。这里王圣老师展开了一个有趣的学术史的小插曲。他讲述了孔德、 斯宾塞等反对超自然力量和抽象思辨, 把社会现象视为与物理现象相同的自然现象, 要求将人文社会科学同样建立科学范式。而狄尔泰,则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坚持人本主义。而新康德学派李凯尔特同样反对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植到人文科学。而马克思韦伯则尝试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进行综合,他认为文化科学的任务是获得关于具有完全特殊性质的文化现象的知识, 因此, 任何一般化概念都无法完成这个具体任务。 于是, 韦伯认为要想社会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就必须如自然科学一样, 建构一套精确而谨慎的概念体系作为衡量现实的标准, 审视现实与概念之间的差距, 并对此差距做出因果解释, 韦伯称其为 “理想类型”。
王圣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对理想类型范式的理解,来获得对自己本专业研究方法的思考。他认为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研究范式,也都有自己的学术信仰和价值体系,只有深入思考本学科的范式及其方法论,才可能进而完成学术训练,最后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王圣老师最后讨论了一下“一篇优秀论文的评价标准”,他从选题、理论、方法、结论四个方面谈论了毕业论文的创新问题。他认为如果在研究范式的训练和掌握是扎实的,必然会导致选题是以问题意识切入,而不是无病呻吟的臆想,理论也必然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进行发展和创新,其结论在可靠的资料和数据支撑下也必然是可以证伪的。
王圣老师最后作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鼓励大家四年将学习的目标锁定在学术思维训练之上。他打趣了一万小时定律的鸡汤,一天持续工作十小时,一万小时就是一千天,接近三年,每一个星期读完一本自己领域的经典,每年只能读完50本,三年也不超过两百本,而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本领域乃至相关领域何止几百本经典需要阅读。他希望大家抓紧时间,不要浪费人生读书的最好时光。
最后王圣老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讲座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结束。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