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 心 | “最难就业季,为何偏偏轮到我?”


  • 2019
  • 06/16
  • 9:23
  • 就业动态

  • 311
  • 浏览量

来源:金融小伙伴

嗡嗡嗡,手机震动了几下,我点开微信,除了几条工作上的信息,发现还有一条是位非常熟悉的小伙伴发来的消息:

“小百科,我看到xx券商(我原东家)的校招,你看有没机会可以帮忙转一下简历?”

点开简历PDF一看,也是略微一震惊,本硕学历背景非常优异不说,还有加起来一年半的投行实习经历,而且还曾参与市场中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知名案例,整份简历各类专业术语表达得非常专业,反正作为目标是投行或者一级市场的简历而言,匹配度非常高。

惊讶之余,征求她同意之后,我也向我的一些朋友进行推荐,另外也转到了一些投行、PE、人力的从业群里。

“好优秀!”“真厉害!”“双击666!”不断地有人夸奖,甚至列起了队形。

过程中,纷纷有投行从业的朋友私信我,更新他们所在的券商的一些情况,确实普遍情况就是没项目、没有坑...

也有PEVC的小伙伴主动跟我聊到,“今年我司招了个xx学校毕业,还在投行实习了满打满算两年的,我也是惊呆了。”

“今年纷纷收到了有史以来最优质的简历...”

每当我在群里跟大家加油鼓励到:“现在还没到收获offer的时候呢,其实每年这个时间都这样...”

基本上每次都有同学义正言辞地回答道:“今年,真的不一样...”

1

今年到底有多难?

在过去的2018这一年,堪称“内忧外患”

经济持续下行,大多数人都陷入了这样那样的焦虑。从外部的中美关系、到内部去杠杆的政策导向,投融资市场不景气,社保移交改革,民企经营困难, P2P互金的集体暴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引发大家国进民退的担忧...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经济下行的周期中。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有经济学家称“我们现在是为过去的激进还债”。而在经济下行时,各种企业提高用工标准,本就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

在这种大背景下,根据教育部的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820万人,达到历史巅峰。于是乎,众多媒体总喜欢将“最难就业季”“史上最难就业年”主题进行报道,以吸引大家眼球。这样的报道和氛围,让许多学生早早的陷入恐慌,看到各种“大数据”,纷纷失去信心,直感慨生不逢时:最难就业季,为何偏偏轮到我?

2

为何每年都是最难?

然而,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最难就业季”,似乎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

貌似,年年如此,不断反复。

但,真的每一年都那么困难么?

实质上看就业率当然不是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还是社会比较精英的群体,真的失业率很高的话,肯定算是非常大的社会问题了。

就拿金融行业招聘的变化来说,最近数年,其实是有明显起伏的。

比如说证券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影响非常大,从而会影响金融机构的扩招计划,比如说2014-2015年,在大家预期2015年的牛市中,2015届的商科生的就业是比较顺利的,甚至说很多在秋招非常受挫的人,到了春季招聘的时候相当多人迎来了offer大丰收。

2015-2018这几年,2015年下半年的股灾,中间反反复复,甚至IPO停发了4个月,到2016年初的熔断,2016届的学生“骂娘”心态,也许不比你们现在好多少。

至于2016、2017届的同学,在股市的上下波动中挣扎,在严监管中度过。2018届的同学虽然在2017年下半年股市有些回暖,但是随着一些去杠杆的政策已经开始发力,“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资管新规、股权质押、委托贷款新规等”连环政策中,已经笼罩了很重的阴影。

然而这几年,其实最终大家的去向都还可以,也没比往年差太多,具体可以去找往届师兄师姐打听。

在校招的时候,确实有每个人都认为“今年比去年更困难”的这种感觉,甚至一度非常悲观甚至绝望。

找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没那么容易。除了那种“神人”或者实习直接“return offer”早早拿到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到了一二月份的时候才陆续收到一些offer,好歹有心情回家过年。

即使秋招没拿到offer,春招也总会有机会,关键是要求降得足够低,offer真的满地都是,尽管你不一定不满意。

其实,对金融就业影响最大的还不是经济情况,直接看下来的是“监管措施”。

为了调节经济形式,清除“高杠杆风险”,从金融监管入手成效是比较明显的,毕竟金融是负责“资源配置”的嘛...

“战争很激烈,到处是伤兵。 一位将军受了重伤,被抬去抢救。医生紧张地做着手术,突然,护士掏出刀,捅向了医生。现场人都震惊了,护士带着泪水说:‘对不起,医生,我是卧底,我不能让你救活他!’医生捂着伤口颤抖地说:‘那你捅他啊,你特么捅我干嘛?’”

所以,在各种监管组合重拳的连环打击下,虽然对2018届的同学有所影响,不过很多公司的headcount都是之前确定的,所以正确来说企业招聘策略调整最大的还是针对2019届。对于过去数年招的人其实都没有足够的业务进行消化,如今在今年采取比较保守的招聘策略,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近期也可以看到现在从过去“crazy dog式监管”竞赛到确保稳杠杆,ZJH发公告说“我不管了”,开“高规格大会”支持民企说“都是自家人”,各种金融机构牵头“纾困基金”支持上市企业...

相信当局已经意识到之前去杠杆的“用力过猛”,之后刺激或至少说努力维持经济平稳发展的政策会继续推出。然而短期内,之前实施的政策是没办法取消掉的,市场缺钱还会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融资工具还是会继续卖不出去,这都是自己之前自断流动性的结果。

● 每年最终结果出得晚,请耐心等待;

●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也不会太远了。(这是刘主席的话,要问有多远,我也不知道...)

3

如何“共克时艰”?

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金融在这个大浪潮之下,给很多人带来了财富。这一次经济结构拐点,对很多行业,不仅是金融,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无数的巨头,都是熬过了经济周期,才变得更强大迎来腾飞,这对找工作的你其实也是一样。

1、谋生存,适当扩大目前选择范围

很多同学,对个别的岗位“情节”非常严重,比如说非要去券商投行部门。

在如今行情下,券商投行业务萎缩得厉害,如果把目标定得过窄,会丧失很多机会。

建议看透岗位背后的“业务”,在大范围内进行选择,比如说PE、FA都可以纳入考虑,一级市场很多技能是相通的。

甚至说,都不用完全执着于金融,把目光放到泛金融领域,比如说互联网金融、企业投融资部门等,会所、律所、评级、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等,只要符合你之后的职业方向,作为跳板也好,都可以多多尝试。

往年,我会跟很多人说“专注”,专注才是第一生产力,专注才能让你脱颖而出,但放到今年确实风险太大,策略要不一样。

最终选择岗位的时候,建议结合好远期职业方向,比如说想去投行的,会计师所一直还是个不错的跳板;想去固收体系的,评级机构的起步也不错。

只要你没有真正放弃你的就业方向,你就不算真正的出局。

2、结合逆周期的行业做选择

现在行情惨的其实不止金融业,反而金融行业的收益来源服务于实业,按道理说金融行业应该是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只要有行业还能挣钱,至少金融还有“吸血”的空间。

比如说大消费零售行业是扛周期的,像传媒、医疗、教育这些行业就是反周期生长的,在经济形式不好的时候,更多去娱乐、追求健康和进步

可以考虑结合这些方向选择岗位,比如说这些行业的研究、投资、战略等岗位。

也可以直接考虑这些行业,只要在产业有所建树,自己也别落下金融的技能学习,将来未必就不能回到金融业。

真正做过投资的会懂,如果能在一个行业深耕,掌握优势的产业知识和人脉,再转型来做投资,堪称降维打击。(这里注意前提是深耕,是做的好,随便去浑水摸鱼就想跳回金融圈是无效的)

3、提升能力,筹划远期

如今大环境不好,很多同行纷纷哀叹说缺业务可做,但相应的反而拥有了过去求而不得的学习充电时间,只不过绝大多数人真正拥有了时间,更多是在消磨。

找工作的同学充分考虑清楚自己之后的职业发展,即使没有如愿去到理想岗位,也可以有更多时间不断地补充该方向的知识和技能。

行业在洗牌,股市在暴跌,很多比你早出发的人可能都回到了原点,对于还没出发你来说,其实是天大的利好,抓紧追赶吧。

其他非应届的同学确实也要更早地做规划,很多人都是在找工作之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各方面缺陷。

所谓大神,无非都是规划早

大家都越来越早地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找实习、参加培训都呈现低龄化趋势了。

4

结语 — 照例的鼓励

1、周期是必然的,走出周期也是必然的

什么是周期?百度百科的定义是: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般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具体的行业,比如说某样产品,当受到市场所喜爱的时候,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迎来快速发展期,即是繁荣。当所有人都开始生产这种产品,结果开始过剩,行业迎来衰退。行业众多企业产品滞销,最终面临破产,迎来萧条。最终很多公司倒闭,产品重新紧缺,迎来复苏。

金融行业还是国家命脉,虽然前阵子 “自己打自己打得挺狠”,但终归不能打死。

众所周知,我国对经济的干预是较为强势的,有的时候我们是加速这个过程“供给侧改革”,有的时候又是延缓这个过程,比如说出政策支持濒临倒闭的企业。

2、在年纪最轻的时候经历职场的周期,也是一种幸运

诚然,找工作是一种磨练,真正经历过艰辛,整个人都会得到洗礼。

每年的10-12月,可以说是最“人心惶惶”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一般会经历“自信-自我怀疑-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工作欣喜若狂”

找工作是学生真正走出象牙塔,直面挑战的第一次机会。

我经常跟学校研会和组织接触,跟学生打交道不少。经常有碰到本科生“官腔不小”,有自命不凡,自诩天之骄子的。但是跟研究生打交道,谦虚和客气的态度会好不少。我总觉大概是研究生很多经历过大四纠结的阶段,或者看到过身边有人找工作的艰辛,经历过“人心惶惶”的大四,人真的成熟很多。

另外,就是每年校招刚开始的时候,在很多群里都会看到很多名校的同学,在纷纷表示“A券商很坑的,B券商有啥好去的...”这类同学往往是在大券商实习过,觉得自己是挺厉害的,一方面吐槽大券商很坑不留用,另一方面嫌弃很多小券商不够好。

你能不能拿offer也不是完全因为你是否是标准化优秀,而是取决于你面临的竞争。

所以就算拿到了offer,只能说明你击败了竞争对手,不代表你有看不起机构的权利。

就算是你击败了竞争对手,不意味你就比其他的同学更强。

在过去太顺的时候,很多人都全部归功于自己的能力,但其实真的不是,任何人在这样的时间段在这样的岗位上,都可能做得同样好。

谈及他入行的时候行情不错,发的奖金不少,是真的觉得自己很牛逼,我拿那么多是因为我优秀;但近期的行情看下来,须到另外一个城市找工作的时候,才醒悟那都是平台带来的东西,这几年自己倒是没积累下什么很核心的硬技能。

我记得我当初面试的时候,问某位资深的面试官应届生做投资的问题,他的回答让我很印象深刻:

年轻人做投资,幸运的情况是先上来的那七个项目全部失败。于是乎在前七个项目不断总结失败经验后快速成长,接下来是连中三元。

不幸的是,刚开始上来就投中三个项目。这样的话你会认为投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结果接下来的七个项目的失败都是因为轻信和大意。

是周期和职场的挫折,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低点在哪里,将来向上走的时候更有勇气。

3、回首望去,少年不知苦

见过很多人,都说:“哎呀,小时候家里可穷啦,饭都吃不饱...”但是神情是带着微笑的,嘴角是上扬的。

还记得当初让你万分煎熬的高三,现在回忆起来,更多的是为当时能够有一个纯粹的目标去奋斗而感到羡慕。

再说,你过去经历过高考,很可能还经历过考研考博or申请出国,瞒着导师寒暑假来回跑实习,业余熬夜考CPA、CFA,不是什么都咬牙过来了么...

4、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真正在各种单位里,工作十年的就算是非常资深的员工了,工作二十年的基本上就是公司最老的成员。

所以假设你25岁研究生毕业,到55-60岁退休,一般有着超过30年的职业生涯,但好像工作超过30年的人真的很少见,是干啥去了呢?反正肯定不是被裁了,职业一般越往后期都是越稳定的,在一个地方待10年就可以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

话说回来,职业生涯有三十多年呢,刚开始这几年的经济下行,在你的人生中,真的不算什么。


CONTENT END

  • 就业动态
  • 招生工作
  • 就业动态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