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枫磊,男,江苏宜兴人,2016年考入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收获颇丰;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并在三亚市建国70周年的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20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毕业,即通过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教师编制考试,成为一名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教学初期,凭借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条件,斩获宜兴市教育局举办的“学四史,迎百年,听党话,跟党走”诵读活动中获特等奖;无锡市“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诗文演诵活动中获二等奖。初入职,在自己的基层岗位上,已初露头角。
☞以下内容为胡枫磊校友对当前工作的感悟☜
“当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这是我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萌生的一个梦想,起因是因为遇到了一个优秀的语文启蒙老师。到了三院后,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这句话依旧深深的激励着我。实现梦想后,却发现,当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实非易事。但是,学生们和自己的朝夕相处,也成了自己要不断坚持的巨大动力。”每次提起老师这个职业,胡枫磊总是这样说道。
自述1:点滴关怀见成长
从课间到课堂,从学习到生活,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中有令我感动,有让我思考的,这些不都是成长吗?
某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赶着批改学生交上来的家庭作业,这时一个小男生突然跑到我跟前说:“老师,给你!”说着塞给我一张纸片,随即红着脸就跑开了。我很是好奇,翻开一看,上面用水彩笔写了“谢谢老师”四个大字,紧挨着下面写了“帮我泡药”,我心头一震,猛然想起:昨天吃过午饭回到教室,也许是天热饮水机没开热水,他拿着杯子,把一包感冒冲剂倒入杯中,正准备用冷水泡冲剂,恰巧被我看到,我关切地对他说:“哪儿不舒服啊?”他回答我:“感冒了。”“感冒应该多喝开水,哦!这药应该用热水泡,来!老师帮你去倒。"说着便接过他手中的杯子去办公室倒了热水,“凉一下再喝,当心烫!”……没想到我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居然留在他心里。我又细细地端详着这张纸片,上面还写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画了一个太阳和一些星星。看着这些稚嫩的笔迹和那充满童真的图案,我陷入了沉思,真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呀!他能从细微之处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他也许就是用那个太阳代表老师,星星代表自已,老师用爱温暖了他的心灵吧!从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以猜想到他在把老师的关愛化作自己的学习的动力,他既是在向我表示感谢,也是在表示要通过努力学习回报老师的决心。这虽然是我的臆想,但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教育无小事,事事关乎孩子的成长。作为老师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当他们给予我们一点反馈时都会让我们倍感幸福。
自述2:胸怀耐心待花开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 ”这位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不经意的一则故事,我想到等待学生开花的时候,也需要耐心。我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女生,她上课的态度、习惯都很好,我总是能从她眼中看到求知的欲望;每次她的回答总是那么清晰有条理;因此我也总爱喊她回答。但奇怪的是她的成绩总是与她的课堂表现不相符,上学期没有一次能达到优秀,这也让我对她的学习成绩不抱有太大期望。但是这学期她却给了我许多次惊喜,在她的一次次进步中我非常欣慰,并且我很庆幸在等待她开花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去打击过她的自信,也常常会给她一些鼓励。尽管时间漫长,但好在花终究会盛开,因此,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他发展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当有开花的时间,包括学困生。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不够流畅,答案也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完整具体。因此,每当有学生被喊到支支吾吾不会回答时,我总是忘记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思考,忘了要有耐心,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就会越来越不善于表达,甚至不敢表达。但其实,有时我们只要多等待一分钟,他可能就会多萌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尽管不是最完美的答案。
因此,对于每一株野草,我们都应当给它足够的开花时间;对于每一位学生,也都应给他足够的发展时间。
胡枫磊的两段自述,平凡中显露出工作一年后,从学生角色到一位教育者的自然蜕变。愿他继续满怀初心,在这个岗位中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供稿)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