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出席中国音韵学会第21届学术研讨会 暨汉语音韵学第16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21
  • 08/31
  • 21:57
  • 科研活动

  • 1841
  • 浏览量

2021年8月21日至22日,我院刘兴均教授、周素焕老师参加了中国音韵学会第21届学术研讨会暨汉语音韵学第16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等联合承办。此次会议前期原定于四川成都举行,因疫情特殊原因,后改为线上举行。

会议以“守正创新,‘绝学’不断——汉语音韵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主题。21日上午开幕式过后,四川大学向熹先生为大会致辞,并作了题为“音韵学和汉语语音史杂谈”的讲座。随后南京大学鲁国尧先生,以及香港学者黄耀堃、台湾学者徐富昌、日本金泽大学岩田礼教授等也分别作了大会报告。之后大会便进入了分组报告阶段。


我院刘兴均教授作为22日上午第四组分组报告的主持人,前期积极动员组员建立小组微信群,并在腾讯会议上进行测试,为当日线上分组报告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会上,刘兴均教授就《<春秋左氏传>“行李”考》一文进行了发言。首先,刘教授指出“行李”这一合成词指称外交使节,其核心义素不在“李”这一构词语素上,而在“行”这一构词语素上。其次,刘教授认为“李”通“理”比“李”通“使”说更具合理性。第一,《左传》中的“行李”之“李”                  

通“理”,有先秦文献通用之例。第二,“理”通“李”,也有着字理、音理上的联系。最后,刘教授对学界中存在的“‘行李’之‘李’通‘使’。 ‘使’有出使、使者、使节义”一说,进行了推理论证,表示不敢苟同。第一,“行李”可表外交使节,不能单纯从“李”字通何字入手来解决。第二,《春秋经》中的“使”出现62次,全部以“××使××V”格式出现,这些用例中的“使”不能讲为“使者”,而是作“使令”义。《春秋经》单言“使”,无表“使者”义。“三传”有,但为数不多。第三,先秦文献均无以“行使”作“外交使节”之用例。“行使”连用指称使者出现在唐人的注疏中。刘教授的发言,逻辑清晰,且例证丰富,深入浅出,且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说服力强。后续其他学者一一进行了发言。发言结束结束,刘兴均教授就中国人民大学郑林啸教授、天津财经大学珠海分院焦树芳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建军的报告作了点评,就相关问题与他们进行了深入、愉快的讨论和交流。周素焕老师协助刘教授完成了课件制作,并认真听取了本场会议的大小报告会、参与了小组讨论交流。


刘兴均教授还在会上认真介绍了学校、学院的相关情况,以及我院语言教育的成效、代表性的优秀学子等,增加了国内学者对三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此次活动是一次学术交流性质的活动,有益于促进我院语言类学科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把握学术前沿,提升学院专业影响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供稿


CONTENT END

  • 科学研究
  • 科研活动
  • 科研成果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