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骑楼文化研究
胡冬智
所谓“骑楼”即“骑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楼房”,在中国南部,尤其是岭南沿海较为常见。骑楼得名,最早是在1912年国民政府《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中,被称作“有脚骑楼”;1920年《修正取缔建筑章程》中,将“有脚骑楼”简称为“骑楼”。
在全国众多骑楼建筑中,海南骑楼以其丰富性而闻名于世。2009年6月,海口骑楼老街更是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除此之外,琼海乐城、三亚崖城、儋州复兴街等地也均有成规模的骑楼建筑。这些骑楼建筑风格多样,姿态各异,具有不同与他处的突出特点,既展现了热带海岛的商业文明,又体现了海滨城市的人文特色。
关于骑楼的研究,主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一批建筑学及城市设计与规划的专家学者较早介入其中。21世纪后随着人们对骑楼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入,骑楼研究逐渐升温,并一直延续至今。就目前已出版的有关骑楼方面的专著看,叶曙明著、林雄主编的《骑楼》、杨宏烈编著的《岭南骑楼建筑的文化复兴》颇具代表性。前者属介绍普及性读物,后者则融介绍、研究、讨论于一体。然二者均有一共同特点,即多从宏观着眼,较多文字用于阐述以广州为中心的骑楼文化,而忽略了对海南骑楼的介绍研究。这也是当前海南骑楼研究的尴尬之处,或不置一言,或一笔带过,或仅以海口骑楼为代表,忽略了海南各地骑楼的差异性所在。同时,必须看到,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筑艺术方面,海南骑楼的历史起源、发展变化、民俗习惯、商业用途、城市规划、保护开发等问题都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骑楼文化内容丰富,包括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多个方面。
历史文化。海南骑楼历史百年,其发展主要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当时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等地,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便成为携带和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南,形成海南骑楼特有的南洋风味。除此之外,海南岛部分城市开发较早,历史悠久,受中原文化影响影响较深,因而在骑楼中也保留了不少中国传统元素。可以说,骑楼建筑为我们研究海南的历史、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物证。
建筑文化。海南骑楼风格多样,在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均符合审美比例,可观赏性极强。在建筑功能上,顺应气候环境、适宜商贸活动、方便休闲交往,属大众建筑。它们是中国城市近代化、农村城市化的文化遗产,是国门开放、中西文化交流、支持国际商贸、扶持民营资本、重视人性化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古代向近现代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念标志。
民俗文化。生态建筑模式往往是基于生活习惯差异而产生,海南气候独特,时而烈日当头,时而狂风大雨。可是,骑楼里风雨无阻,老街上人声喧哗。因而研究骑楼建筑对了解海南居民生活习俗作用巨大。同时,海南骑楼风格多样,互相影响而又并存不悖,这与海南人民勤劳智慧、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息息相关。
商业文化。骑楼属于“商住合一”的建筑。广州大学教授杨宏烈就认为,“商”是骑楼建筑文化的根基之一。正是在这种根基之上,各地都产生了辉煌一时的商业文明。海南也不例外,在海南各地骑楼建筑群中,许多著名老字号纷纷崛起,一度名扬海外。而这些老商号在某种意义上也曾激荡过海南人民的心灵、铭刻着海南人民善良、坚韧和执著的精神,成为海南这块土地的风骨所在。而在当下,老字号也将因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为城市带来了整体的积极效应,并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
通过对海南各地骑楼建筑进行考察,探讨其在历史、建筑、美学、民俗、商业等方面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也将为海南旅游景区的建设开发、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品味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编辑/汪昱辰)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