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务实,开拓创新——古代汉语课程介绍


  • 2022
  • 08/15
  • 19:03
  • 专业建设

  • 735
  • 浏览量

识古字、阅古文、品古韵,于笔画形体间洞悉字中意蕴,于古代典籍中明晰语言内涵,于古音诗律中领略千年流韵风采。这便是古代汉语课程的神奇之处。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古代汉语课程在汉语言文学和国教两个专业均有开设,课程帮助了解古今汉语之间的关系,掌握古代汉语有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注重感性认识,带领大家深入研读教材所选先秦部分文选,帮助大家识读繁体字和古文字,积累一定量的常用词,掌握常见古汉语工具书的查阅方式。作为专业基础课,古代汉语也是文字学、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等相关课程的前期基础课程。现将我系古代汉语课程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师资队伍

11.jpg22.jpg

图为刘兴均教授

图为刘教授(中)在韩国岭南大学为研究生授课

我系古代汉语课程组,由国内知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刘兴均教授担纲。刘教授有着丰富的学识和教学经验。是2000年毕业的文学博士、2003年评为教授,曾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成都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训诂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专家,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在《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6篇。出版学术专著六部。曾荣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代表作《“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2015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该年度全国仅58项)。个人学术专著《汉字的构造及其文化意蕴》(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被韩国岭南大学崔桓教授领衔翻译为韩文版,于2018年7月10日由韩国岭南大出版社出版,该书荣获韩国2019年世宗(国家)图书奖。积四十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经历,其学识渊博,智虑出人意表,讲课内容充实而生动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善于因材施教,往往能让学子渐入佳境。几十年一以贯之的热情,让刘老师对教学始终孜孜不倦。课程组还有两位青春活泼睿智的教师:吴程玉讲师和周素焕讲师。吴老师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该校在读博士。周老师硕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两位老师几年来积极参与课程调研、改革实践、讲课评选、学术会议等活动,不断提升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刘教授倾心指导,并带领两位老师进入到由他主持的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的课题组,给予科研方面的引导。课程组年龄结构搭配适宜,团结进步,既有深厚底蕴,又富有蓬勃朝气,是课程开展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建设

近几年来,古代汉语课程配合学校、学院的改革要求,不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建设。如在专业调研基础上,完成国际化大纲的修订;进行课程档案的建设,从无到有;编制课程知识图谱,明确课程知识架构。此外还有两项校级教学项目立项。

第一,《古代汉语》三度课程建设。该项目由刘教授主持,课程组教学基本思路是把《说文》作为本课程的必读参考书目,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人手一册,自觉查检《说文》,以《说文》的解说为据依,让学生判定教材的正误,加深对古代汉语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另外尽可能多地介绍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天文历法、礼仪制度、田亩农耕制度等。作为学校首批“三度”建设立项课程,实现了饱和度、深度、紧张度的要求,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项目结项时被学校评定为优秀。

33.jpg44.jpg

图为课程组在崖州海湾调研

图为课程组所调研的小洞天石刻

第二,古代汉语混合式课程建设。该项目于去年9月开始准备,去年11月正式立项,目前已经过完整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尚在进行当中。该项目以芯位教育系统为依托,课前完善大纲,在平台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实际进度推送优质教学视频、链接等,并上传习题、期末大作业等,及时在线与学生进行沟通、答疑。该平台所得成绩占课程期末总成绩20~30%。混合式教学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基于能力培养的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有助于发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55.png线上线下相结合——图为周老师课堂文字模块线下总结、交流

三、教学实施

刘教授主要担任国教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在教学中,刘教授认为让学生切实接触到《说文》的原版书,对培养他们对古籍的感性认识是大有好处的。一是在课堂上有意识地以《说文》为依据,辨正教材在通假字判定、文选词义注释方面的错误,让学生初步具备质疑的精神,对能提出引人思考、带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的学生加平时分。二是让同学能通过《说文》的训释判定某字的本义,并分析文献使用义与本义的联系,掌握索检《说文》的基本方法。三是进行三个环节的要求,即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平时拓展。检查预习就是抽学生起来读课文,以帮助学生过识繁关;检查复习就在课前通过QQ课程群线上抢答的方式进行,这样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复习、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以往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安排之下,学生在课程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方面有明显进步。

两位青年教师积极向刘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经验,同时根据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和需求,不断创新实践。吴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繁体字认读训练,进行原版古籍的阅读练习,切实提升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周老师带领学生分组别进行文选片段详读,并开展课堂实践,集中一节课,让小组代表上台讲解,分享研读成果,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后文选的自学能力。周老师还鼓励大家临摹古文拓片,加深对文字字形和演变规律的理解。

66.png77.png88.png

图为周老师学生课下作业

四、活动开展

在课堂之外,课程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刘兴均教授在市内、校内为同学们和社会人士开展了多场讲座。如“汉字——中华文化的活化石”、“甲骨文、金文的构形及构意”、“从《礼记·曲礼》(上、下)看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三礼’名物词单个词的色彩义和修辞义”等,帮助大家在课内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开拓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提升思考深度。这一系列活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99.jpg

图为刘教授(左)在讲座活动中和听众合影

此外,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依托,由年轻老师主导,组织、开展了”三亚学院第四届国学知识竞赛活动“,所出试题不仅注重知识性与严谨性,同时也考虑与时事结合,紧跟时代发展。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古代教育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六艺体系,刘教授还亲自登台上演用自己二胡演奏录像伴奏、现场用空灵鼓演奏的精彩节目,让师生领略了教授一专多能的风彩。该活动为中文系学生和全校其他国学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a.jpgb.jpg   图为刘教授在演奏空灵鼓

图为吴老师(左)在为决赛记分组的同学提供指导

c.jpg图为活动圆满举办后合影留念

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修养,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最终实现培养学生阅读古书能力以及提升语言修养的目标。为今后进行文言文教学、从事与写作相关的职业提供支撑。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加入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加入中文系,让我们期待遇到更好的自己!


(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供稿 编辑/汪昱辰)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