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龚韶开展了主题为《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的讲座。讲座围绕语言性别差异、差异的产生原因、语言的性别歧视、流行语的性别对立四个方面展开,同学们对该主题讲座兴趣浓厚,尤其在流行语的相关思考上积极踊跃。
龚老师首先介绍了性别的语言的差异,认为女性在色彩描述上更为精确、女性更常使用夸张意味的词、女性使用语气词的频率高于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使用模糊语、也更喜爱使用“小”修饰名词。而男性口出“狂言”更多。会话内容方面,女性热衷人际关系、外表、衣着、人品和感情纠葛等话题,男性则倾向于谈论自己的成就、工作、新闻事件、体育运动等。
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归为(一)女性的语言功能发育早,语言能力比男性强。(二)社会分工不同,传统模式往往是男性从事社会工作;女性则在家里操持家务、肩负生儿育女的职责。 (三)文化心理是因为社会期待下的男性积极进取,勇敢强健,成就事业,女性则善良谦和,细腻温柔,相夫教子。
接着,龚老师从人际称谓、词语发展、谚语运用等方面阐述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汉语中郎才女貌、夫荣妻贵、才子佳人、夫唱妇随、男尊女卑男先女后的顺序,以及英语中男性职业与女性职业词语表达的区别,显示出出性别歧视在不同语言中均有所体现。
而在流行语的思考上,龚老师引入有“凤凰男”没有“凤凰女”、有“暖男”没有“暖女”等实例,启发同学们更加深入思考流行语的性别歧视。
最后,龚老师激励在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谨慎言语,为消除语言性别歧视尽一份力。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