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均教授带领我院教师赴广西梧州参加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


  • 2023
  • 06/16
  • 16:01
  • 科研活动

  • 593
  • 浏览量

69日至12日,我院刘兴均教授带领学院中青年老师,李浩、龚韶副教授和周素焕、王宇、曹丽红、王贵涛老师,参加了在广西梧州举行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此次会议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办,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以及梧州学院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承办。我院参会老师撰写、提交了会议论文,并进入会议议程,进行了发言。此次参会的全体人员,全程获得了刘兴均教授国家社科课题的经费支持。

10日上午为会议开幕式。我院教师集体出席了在梧州学院明理楼一楼学术报告厅的会议,并听取了大会主题报告。

图为我院教师在会场外合影

10日下午为与会教师的论文报告会,我院刘兴均教授、周素焕老师、王宇老师,作为我院与会代表,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刘兴均教授是第八组会场主持人,他安排参会老师有序进行报告,并在报告结束后组织了讨论交流。按照会议既定安排,刘教授首先发言,报告的题目为 《商周铜器铭文中的 。刘教授指出学界对此字的识读存在意见分歧。从该字在金文出现的用例看,无一例外地是作为氏族的称谓,主要是单一族名,其次用作复合族名的构成成分。但该氏族何以命名为”,“”之构形体现什么样的构意,鲜有人提及。报告中,刘教授结合上古社会历史文化、考古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与”相关的字词考校,并与传世文献参核互证,认为“”作为氏族的标识,实与上古渔业生产相关,“”字之构形是将捕捞到的鲜鱼剖腹,然后用竹片或树枝撑开进行晾晒的物象反映,其构意是与“鱻”相对的“薧”,在传世文献“三礼”中又称为“鱐”,即今天所说的干鱼。刘教授见解新颖,论证详实,且PPT上的图片丰富,讲解生动有趣,收获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图为刘兴均教授在会场主持会议议程

图为刘兴均教授在会场主持会议议程


接下来,周素焕老师进行了主题报告,题目为《商周金文名物词用字”的异形分析》 。周老师先介绍了论文写作前期资料的整理情况,说明论文研究的范围,指出可辨基本构形特征的相关的“宝”字古文图片共2382例。根据统计出来的整体分期分布概貌,周老师主要结合西周早、中、晚期和春秋四个时期,同时又兼及商代、战国,从异构和异写两方面对金文名物词用字“宝”的异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异构方面主要对“寶”字在不同时期的构形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异写方面,对同构形字构件位置不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玉”、“贝”、“缶”三个构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注重历时变化,同时对其他较少出现的特色异写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揭示了金文名物词复杂的词形问题,并探究了汉字的内在发展规律。周老师的数据详实,讲解逻辑清晰。

图为周素焕老师在会场进行主题报告 

王宇老师在另一会场进行了题为 《邯郸地名文化考》的报告。她认为云阳氏东迁确立“甘”地为聚居地,尧长子朱受封“丹”地修河道务农桑,两地不断发展壮大,尧随之确定东扩的政治主张,为“甘”“丹”两地合流作出贡献。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合并后的“甘丹”被频繁刻印在刀币、印鉴、武器上,这也标志着春秋时期“甘丹”已经作为正式的城市名称出现。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单音节词汇不能满足城市名称使用的需要,于是为明确标识城市,城市名称从“邑”现象开始产生,“甘丹”开始写作“邯䢷”,期间也出现了合文现象,或是在竖体书写的过程中省写一个“邑”,钱币等器具上也开始出现“邯䢷”字样,从“邑”的现象最晚出现在约公元前550年的春秋晚期。公元前265年赵孝成王丹继位,为避赵王讳“邯䢷”改为“邯郸”,“邯郸”这一称谓最终在战国晚期被确定。这一写法沿用了2200余年。王老师的讲述生动有趣,并和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图为王宇老师在会场进行主题报告

11日,我院教师参加了会议举办方安排的文化考察活动。上午参观了李济深故居,学习其爱国精神,传承其革命意志。然后参观了梧州市博物馆,了解到梧州悠久的历史。她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开八桂之门,为三江襟带,有“千年古城”、“三江之源”的美誉。下午到邻省广东的封开县,参观了封开县博物馆,了解地方方言和舞蹈、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其极具特色的广信文化。同时一行人登上了十几层高的广信塔,在斜阳余晖中,观两江交汇,看层峦叠嶂,置身其中,感受这片大地古老的神韵。

图为采风活动剪影

两日的会议议程,充实而又紧凑。大家来时憧憬,归时愉悦,来回1600公里的路程,自驾、轮渡,共20个小时。在刘兴均教授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致,路上和会中,互相关心、照顾,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了极具意义的几日。会场上的讲座和交流,开拓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增长了大家的见识。会场外的文化考察,激发了教师们的爱国热情,增进了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了解。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年会,两年召开一次,是重要的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此次参会,对我院教师今后的教学、科研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供稿




CONTENT END

  • 科学研究
  • 科研活动
  • 科研成果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