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团队领头人刘兴均教授在书明楼A栋411人文与传播学院会议室开展主题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何入手”的讲座。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主任龚韶老师主持讲座,汉语言专业教师参加讲座。
刘教授毕业于四川大学,拥有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35岁的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徐邈五经音训中的直音浅析》,迄今为止,他已在《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篇,出版学术专著六部。他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三项,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项。2003年刘教授顺利晋升为正教授,2018年从成大退休后,受聘于三亚学院。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者,刘教授把做学术比喻为做菜。他认为好菜应该配好名,好文应该配好题。讲座过程中,谈及有关项目选题的内容刘教授指出,好的选题应该要另辟蹊径,要把握适度的研究范围,拥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学术贵在坚持,研究要不断推进。刘教授认为严谨的学术研究是艰难而痛苦的,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收集资料寻找优质素材。
随后,刘教授又向我们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研究感悟。作为具有丰富学识和深厚修养的学者,刘教授始终认为强基础,拓视野,忌盲从,戒妄牵才是做好学术研究的重点。
讲座最后,刘教授提醒大家,重现代轻古代、重中古、近代而轻上古的学术导向是不利于科学汉语史的构建的。在座各位老师也深受刘教授的启发纷纷与刘教授进行了学术上的积极探讨和交流。
本次讲座不仅让大家领会到了刘兴均教授卓越的学术研究成就,还使大家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学术研究的方向。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文/杨烨烨 图/黄晶晶 编辑/吴颖超)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