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两位教师赴韩国参加“汉字跨学科研究 及汉字知识挖掘”国际学术会议


  • 2023
  • 07/10
  • 20:04
  • 专业建设

  • 811
  • 浏览量

7月4日至8日,我院汉语言文字学学术研究团队刘兴均教授及金伟博士赴韩国釜山参加 “汉字跨学科研究及汉字知识挖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字学会第九届年会。此次会议由韩国汉字研究所、世界汉字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德国、越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主要来自世界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


图1 韩国庆星大学副校长权晚羽先生致欢迎辞


5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韩国庆星大学建学纪念馆举行,韩国庆星大学副校长权晚羽先生出席并致欢迎辞,韩国汉字研究所所长河永三教授宣布会议开幕并致辞,世界汉字学会理事长郑景柱教授、世界汉字学会会长臧克和、日本立命馆大学大形徹教授及台湾大学徐富昌教授分别致辞对大会的开幕表示祝贺。


图2 刘兴均教授在主题报告现场提问


图3 金伟博士作小组发言


       刘兴均教授及金伟博士参加了开幕式并认真听取了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及香港理工大学谢肃方教授的主题发言。刘兴均教授在提问环节就顾彬教授提出的“训诂学应与哲学相结合”的论点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在分组讨论中刘兴均教授与金伟博士均作了大会发言,刘兴均教授的论文主题“商周铜器铭文中的‘셓’”,刘教授认为一般学者将该字释为“冉”,或释为“举”,“冓”,“再”,是不准确的,该字与传世文献中的“薧”意义相近,其构意就是将捕捞到的鲜鱼做成干鱼,在商周金文中通常作为氏族名,就是指的专门从事制作干鱼这种职业以供王室成员食用与祭祀的一种族群。刘教授的论点引起与会学者的极大关注,他认真回答了来自日本、台湾学者的提问,促进了中日、大陆与台湾学者在文字训诂方面的的相互了解与交流。金伟博士作了题为《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初级学习者汉字书写习得认知研究》的发言,其发言受到中国香港以及韩国、日本等汉字教学领域专家的一致认可,金伟老师通过与与会学者的讨论与交流加深了对本土化国际中文汉字教学的了解与认知。


图4刘兴均教授在闭幕式上代表分会场作总结性发言


图5刘兴均教授在分组会上作主题发言


6日下午,刘兴均教授作为第三会场的代表在大会闭幕上作了本场讨论的总结发言。

两位教师通过参加此次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会议,并与国内外汉字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学习及交流有助于拓展研究视野、深化研究成果,同时有利于促进汉语言文字学及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建设。


汉语言文字学学术团队及“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课题组供稿 编辑/李博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