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下午3点,一场由刘兴均教授主讲的学术盛宴在明B101教室拉开帷幕。此次讲座聚焦商周铜器铭文的一个疑难字——“”。
讲座由花靖超副教授主持,花老师隆重介绍了与会嘉宾:陆忠发教授、黎珏辰教授、金伟副教授、张浩老师、王娲老师、曹丽红老师等现场嘉宾,还有王宇、刘佳佳、周素焕、张程、吴程玉等老师以及刘教授曾带过的部分研究生等线上参与者。众多对汉字研究怀有浓厚兴趣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这场学术盛宴。
刘兴均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去年在第九届世界汉字学术年会上提交的这篇论文,是他花费三个多月的时间写成的,考释一个字,写了两万多字,写成后得到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赵平安教授的首肯,称赞该文为“沉潜融通”之作。同时还得到河北大学文学院陈双新教授的认可,陈教授认为该文资料翔实,结论虽不令人十分信服,但也不能轻易推翻。但是,在第九届世界汉字学术年会上却受到来自台湾的学者质疑,认为是先入为主,其结论令人怀疑。刘教授调侃说,这篇论文经历了冰火两重天,至今还被冷藏在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编辑部里。今天与大家分享了论文选题经过、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最终得出的结论。请与会者做出自己的评判。
刘教授的文章认为:商周铜器銘文中的“”,是作为氏族的记录符号,这个字的构形与构意实与上古的漁业有关,“”的构形是古人将捕获的鱼从背脊剖开,去除内脏,用三根木棍支撑起来晾晒的物象反映。“”作为氏族,最初可能是为商王制作乾鱼以供食用和祭祀的族群。以“”与“鱻”、“鱼”作为族徽的氏族相对,“鱻”、“鱼”等氏族是为商王提供新鲜鱼肉食材的氏族。刘教授从241处用例中将“”归纳为九类具有代表性的字形,这九类字形与他的推论有相当高的契合度,同时与这些器物的出土地的地理生态环境也十分吻合,最后还与“”的相关字词作了对比分析,並结合考古、传世文献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论证,其结论应该是可信的。此篇论文充分展现了他在汉字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和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
讲座中,刘教授还与场下师生进行了互动,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
最后,刘教授对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总结,前期与周素焕、吴程玉两位老师合作的论文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刊用,与曹丽红、金伟两位老师合作的一篇英文稿已被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英文版近期刊用。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分工,鼓励大家共同努力,为“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顺利结项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与传播学院在汉字与历史文化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相信在刘兴均教授及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其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将取得辉煌的成果。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韩笑宇)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