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春野 创生万物--人文与传播学院2025“金鹭杯”创意文化节启幕


  • 2025
  • 04/28
  • 20:15
  • 学生活动

  • 10
  • 浏览量

主题:传承·创新·融合

时间2025424—530

主办单位:人文与传播学院

一活动整体架构

(一)活动目标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海洋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学实践及艺术创作等综合能力。

打造学院品牌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

(二)活动亮点四赛联动,广泛覆盖文化、教学、艺术等领域,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学科融合:结合文学、语言学、教育学、传播学、艺术学学科知识,融合创新专业活动。

(三)评选规则1. 评选要求及规则作品评选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由专业评委老师组成评委小组,进行评审。

2. 评选比例及奖励办法每条赛道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参赛人数的30%),颁发证书、奖杯及奖品。

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向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一二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将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3. 评选时间初赛作品提交时间:515日前复赛展演时间:6月上旬

SUMMER

活动内容

(一)“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经典诵读大赛

1参赛对象:分设学生组(个人/团队)、教师组、留学生组(双语诵读)

2内容范畴:‌‌经典文本:建议优先选取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推荐篇目》中的诗词、散文及红色经典作品(例如《诗经·鹿鸣》、《将进酒》及《少年中国说》)。这些作品应彰显时代精神或蕴含传统文化精髓,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美德等。同时,我们也鼓励参赛者进行原创创作或结合鹿鸣文化(诸如本地诗词、书院文献等)进行创作。

文本改编:参赛者可以对经典文本进行适度的改编,如节选重组或双语演绎,但务必保留其核心思想与文学价值。此外,我们还特别增设了‘方言诵读’这一特色赛道,鼓励参赛者用当地方言来演绎经典作品,如《诗经·鹿鸣》。

3)表演形式‌‌单人/集体表演:我们支持个人朗诵或团队协作(团队人数上限为10人)。对于集体作品,参赛者需精心设计队形变换或角色分工,以提升表演效果。

创新融合:鼓励结合配乐、舞蹈、情景剧等辅助形式,但需以朗诵为主体

背景素材:需提交与朗诵内容匹配的PPT、视频或音乐(格式为MP3/MP4

道具使用:允许使用服饰、灯光等道具,但需提前报备并确保安全性

4)参赛作品投递邮箱:897305748@qq.com

SUMMER

(二)“笔墨传经典,诗教润人文”书写、讲解大赛

1)“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

1.“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

1)参赛对象:全校学生,分硬笔组、毛笔组。

2)作品要求:内容: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反映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古今诗文、楹联、词语、名言警句,或中华优秀图书的内容节选等。当代内容以正式出版或主流媒体公开发表为准,内容主题须相对完整,改编、自创以及网络文本等不在征集之列。硬笔作品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字体限楷书或行书,笔画形态和离合关系需准确,行书作品不得随意改变笔画或夹带草书元素。毛笔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但为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的写法,字体无限制(篆书、草书需附释文),全篇需统一风格,禁止提交临摹作品,并需附上200字的创作阐释,说明经典意蕴与构思。

   形式:硬笔作品:规范汉字书写,A4纸大小,提交扫描件(PDF/JPG格式)。

毛笔作品:宣纸书写,尺寸不超过四尺整张(138cm×69cm),提交高清照片(分辨率≥300dpi)。

书写视频要求:请拍摄参赛者上半身书写视频,摄像设备放在参赛者左侧(左手书写者在右侧拍摄)。书写前,参赛者需手持身份证或学生证等含照片的证件,确保手臂和上半身完整入境,面部清晰无遮挡,五官可见。证件上的姓名和照片需清晰展现,不可被遮挡或捏住,为保护隐私,其余信息可适当遮盖,整个持证过程需持续5秒。完成以上操作后,即可进入书写环节的录制,书写内容应为参赛提交作品内容中的一部分,以体现本人书写水平。书写环节录制视频时长控制在 2 分钟内,在录制作品书写的过程中,无须将作品全部写完。随后,进入展示环节的录制,请参赛者手持该作品正对手机或摄像机,停留并录制 5 秒。总体拍摄画面应清晰展示书写内容,拍摄内容不得中断,视频不得剪辑。视频总时长不超过 3 分钟,300MB 以内,MP4格式。

3)评选标准:字迹工整(30%)、结构合理(30%)、创意与美感(40%

4)成果对接:优秀作品推荐至教育部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赛项

5)参赛作品投递邮箱:renwenluming2025@163.com

 

2)“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1)参赛对象:个人或团队(不超过3人)

2)作品要求:内容:讲解需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围绕经典诗词(特别是教材篇目),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及当代价值进行深入剖析,并可巧妙融入海南本土文化元素。参赛者需广泛涉猎相关书籍,鼓励结合个人经历与感悟,生动讲解诗词作品,深刻阐述其意义与价值,同时,鼓励使用多媒体等创新手段录制讲解视频。

形式:视频录制:参赛作品要求为 2025 年新创作录制的视频,横屏拍摄,格式为 MP4。视频长度为 5 -8分钟。视频清晰度不低于 720P,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声,参赛者须出镜。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组别、诗词题目等信息。信息须正确、规范。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应使用正确表示国家版图的地图,不得出现与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配套材料:提交讲解文案(800字以内)及PPT课件。

3)评选标准:内容讲解(40%)、逻辑条理(30%)、文案与课件(30%

4)成果对接:优秀作品推荐至教育部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赛项。 参赛作品投递邮箱:renwenluming2025@163.com

(三)“蔚蓝之境·创意起航”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1.参赛主题作品需紧密围绕海洋主题,追溯历史传奇,探寻航海文明;聚焦现状,展现生态与经济风貌;思考可持续发展,为海洋未来献策;投身环保行动,以设计传递守护海洋的决心。亦可挖掘海洋传说,展现人与海的温情;或聚焦海洋产品、水产及创新创业;亦可设计前沿的海洋监测设备与科技产品。我们期待你的精彩创作!

2. 作品类别平面设计组:平面海报、产品包装、logo和吉祥物设计、绘画作品、UI设计等。平面设计组作品采用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A4画面,系列作品不超过8幅。手绘作品拍照扫描转成JPG格式。

视频媒体组:动画设计、微电影创作、广告、微视频/短片、虚拟IP设计等。视频媒体拍摄工具及制作软件不限,时间为25分钟。片子不要出现倒计时和学校及作者信息。成片格式须为MP4格式,画幅比例16:9,分辨率为1080p以上,单个视频100-500兆之间,视频先上传到百度网盘,再把分享链接放world文档里。需提交9幅作品截图,格式为JPG,尺寸为5cm×10cm,采用RGB模式,每幅图片大小不超过1MB,分辨率为300dpi。请将截图和视频链接文档在系统内上传并提交作品。如需引用素材必须在作品中标出,且网络素材占比不得超过30%

3.作品要求内容方向:以海洋文化为牵引,运用艺术创意手法,从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历史、海洋科技、海洋民俗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现海洋风貌及其价值。作品内容应积极向上,围绕大赛主题,价值取向正确鲜明,传递保护海洋、探索海洋、热爱海洋的正能量。

创意与形式:作品需具有独特的创意和视角,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展现海洋文化的创新魅力。鼓励参赛者从全球视角出发,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文化元素,体现海洋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的历史、民俗、传说等内涵,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应具备良好的艺术表现力,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4.团队要求每个团队参赛成员不超过8人,团队指导老师人数不超过2人。 参赛作品投递邮箱:2578945262@qq.com

另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将举办“青翼杯”学生教学创新大赛,具体比赛细则另行通知,请大家及时关注。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胡梅)


  • 学子风采
  • 学生活动
  • 学子风采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