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栏】 落笔成潮・声传南海: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等你书写未来


  • 2025
  • 06/25
  • 18:07
  • 招生工作

  • 31
  • 浏览量

人文与传播学院简介

作为三亚学院2005年首批成立的二级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历经20年深耕,已发展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学术品质突出、育人成效卓著的教学科研单位。学院多年来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为学院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语言学(语言科技)、时尚传播七个本科专业,并延伸发展出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幼儿教育)、网络与新媒体(直播)两个特色方向。各专业建设紧密对接社会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学科,打造出琼学创意写作两大品牌。在2024校友会中国一流专业排名中,我院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获评6星级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应用型转型试点,不仅建立数十家海外实习基地,更在2024年获批国际中文教育专硕点,其承办的琼州杯"国际学生汉语与才艺大赛实现四连冠,彰显了国际化办学特色。

依托教育部印尼研究中心、海南自贸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等高端平台,学院近五年斩获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50部,发表论文千余篇。这些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海南地方建设。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创新构建六师型辅导员体系,推行千人千面育人理念,既强化思想引领与心理辅导,又注重职业规划和学业指导。通过金鹭杯微电影大赛、国学知识竞赛等品牌活动,以及青翼杯教学创新大赛等实践平台,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121项,创新创业项目立项69项,累计获奖人次超千名,展现了产教融合导向下的培养成效。

面向未来,学院积极响应三个校园建设号召,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文学-传播-艺术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深化数字化转型,拓展国际合作。持续为海南文化建设输送兼具人文底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践行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宗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书写人文传播新篇章。

一、汉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050101

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面向国家、地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牢固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汉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未来能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领域从事文化产品语言文字内容的创意策划、生产制作;也可以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相关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健康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专业学生参加阳光教育伴我行

暑期三下乡活动

专业依托琼学研究中心协同体深耕海南文化,服务地方建设;凭借“天涯红学社”积极弘扬古典文化;建有创意写作中心与学生实践中心;品牌竞赛活动丰富,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能力。

02核心课程:

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大学写作、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创意写作、语言学概论、文艺美学、国学研究、汉文字学、论文写作、公文写作与处理、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

原创舞台剧《清风)苏东坡在海南展演

03毕业去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涉及基础教育、文化传承、公共事务等领域。在教育系统可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或参与教育机构传统文化课程研发;文化传媒行业涵盖新闻出版编辑、影视剧本创作、文化项目策划等岗位,其文字驾驭能力尤其契合新媒体内容运营、网络文学编辑等新兴职业需求。公务员招录体系中,该专业毕业生多就职于宣传部门、文秘岗位及文化事业管理机构。企业端则集中于品牌文案撰写、公关传播、企业文化建设等文职类工作。学术研究领域需通过深造从事古籍校注、方言保护、文学理论批评等深度研究工作。

优秀学生刘思佳

在《青春文学》发表诗歌

二、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代码:050103

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汉语本体知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中国文学以及中国文化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英语,熟悉一门东盟国家语言,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及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未来能面向东盟国家从事线上及线下国际中文教学,服务海南省相关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学生获得2023语言与智能

技术竞赛全国三等奖

本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科基础夯实,课程体系完备;形成了国际化办学特色,与美国、俄罗斯、泰国、印尼等国家2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教学长期合作关系;建成了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四级,以培养学生创业与创新意识、实践自驱力和工作能力为目标的贯穿四年学习全过程的校内开放式、自主型实践平台。

02核心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中文教学概论、国际中文教学法、汉语写作、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教育心理学、国际中文教育技术、中国文化通论、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外汉学研究、跨文化交际。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海南省第十一届

琼州杯国际学生汉语与才艺比赛

03毕业去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率为98%,其中,海外对口就业率为20%,学生分别在韩国、印尼、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等国从事国际中文教学工作;国内对口就业率为70%,学生就职于国内国际学校、中小学、外企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专业学生参加首届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大赛

三、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幼儿教育)

专业代码:050103

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方向是响应教育部“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的要求,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大环境,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下设立的新方向。本专业坚持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理论、方法、技能扎实,拥有创新意识、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人文、教育与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和全面的国际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好英语交际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先进教育理念、懂得适教乐教,能够胜任各类幼儿园、国际化幼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或师资培训部门等儿童教育、培训、管理服务及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专业学生参加“雨林课堂开讲啦”

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

02核心课程:

教育学原理、儿童心理学、中外幼儿教育史、跨文化交际、幼儿园课程、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专业学生参加体育狂欢夜节目表演

03毕业去向:

主要去往国内外各类高层次幼儿园、国际化幼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或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培训、管理服务及相关工作,或者选择继续深造,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专业教师云仙老师在幼儿实训室

给小朋友们上英语拼读示范课

四、广告学(数字传播)

专业代码:050303

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作为校级特色专业,站在传播行业的前沿,借助海南自贸港发展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重点培养适应数字传播环境,以广告创意、文案、策划见长,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广告创意思维,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广告创意、文案、策划、设计制作以及数字广告营销的能力,具备严密的广告思维方式与媒介素养;未来能够在广告传媒、数字营销、数字媒体等领域从事创意策划、品牌管理、媒介购买、数字内容制作与传播等工作;广告学(数字传播)本科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行业需求衔接度非常紧密,教学中强化实践环节。广告学(数字传播)专业连续19年参加全国各类大学生赛事,获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方式,展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IMC大赛

比赛现场暨南方都市报实习双选会获肯定

02核心课程:

广告策划与创意、公关传播策划、文案写作、数字摄影、数字摄像、影视后期制作、智能创意与优化、数字广告设计、计算广告、数字营销、企业形象设计、交互设计、动态广告设计、直播营销等。

专业学生参加海南省第二届海洋文化科技创新创意大赛

03毕业去向:

根据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与职业发展来看,广告学(数字传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具体职位有:创意总监,策划师、设计总监、销售经理、影视制作人、新媒体宣传推广专员、自主创业等,部分同学选择考公务员、出国深造、考研。代表性就业单位包括吉利集团、智海王潮传播集团、蓝色光标、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昭阳和牧场广告有限公司、网易、搜狐等;代表院校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海南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部分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

五、网络与新媒体

专业代码:050306

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扎实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本专业课程体系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媒体技术为核心,人文艺术为补充,系统培养学生内容创意策划、数字影像制作、数据分析处理及全媒体运营能力。专业建有数字媒体与智能传播实验室,与南海网、海口广电融媒体等20余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形成产教融合加以赛促学的特色培养模式。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各级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可在传媒机构从事内容生产、平台运营、数字营销等工作,胜任新媒体编辑、短视频编导、数据可视化工程师等岗位,服务海南本土文化传播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杨思仪获得

2023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赛二等奖 

02核心课程:

数字摄影摄像、数字视频编辑、数字合成与节目包装、剧本写作、新媒体创意与创作、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策划与管理、信息可视化、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视听节目编导、融媒体新闻采编、新媒体界面设计。

专业课程摄影摄像兴趣小组

之人物摄像指导

03毕业去向:

专业就业去向广泛,涵盖多个领域。毕业生可从事新媒体运营、内容创作与编辑、数字营销、数据分析、视频制作与剪辑等工作,就业单位包括互联网公司、传媒机构、广告公司、电商平台等。此外,还可担任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公关与品牌管理专员等职位。部分毕业生选择创业或自由职业,如创办自媒体工作室或成为独立撰稿人、视频博主。也有毕业生进入教育与培训领域,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培训工作。总体而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具备多样化技能,就业前景广阔,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多种职业需求。

六、语言学(语言科技)

专业代码:0502100

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立足国家语言科技战略与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构建“语言学+人工智能”交叉培养体系,致力培育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语料库建设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通过文理交叉课程体系,强化编程实践与跨学科思维能力,重点培养能运用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解决语言智能服务、数据处理等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学子在第四届海南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传递青年声音 彰显国际担当”

依托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的语料库实验室及吉利汽车研究院等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可深度参与AIGC开发、智能舆情分析等实战项目。毕业生面向科大讯飞、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胜任语言数据工程师、智能产品研发等岗位,同时受益于自贸港区位优势,拓展跨境语言服务与国际交流机遇。专业前瞻布局方言数字化保护、智能交互设计等新兴领域,着力培养数字时代紧缺的创新型语言科技人才,为人工智能与语言学交叉领域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行业生力军。

02核心课程:

1、语言学课程:当代中外语言科学导论、汉语概论、跨文化语言认知与思维、语言学研究方法等。

2、交叉学科课程:多模态话语分析、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语言统计学基础等。

3、外语及第二外语课程:综合英语、区域国别文学与文化、语言科技文献导读、基础印尼语等。

专业学生在“2023 中国一东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合作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一东盟民办大学联盟年会”现场

03毕业去向:

语言学产业链相关基础岗位:如研发语料库、舆情研判等基础资源的上游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岗位:主攻文字、语音、图像、自然语言技术研发的中游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岗位;面向市场开发、提供文化传播和语言服务的下游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岗位等。

七、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代码:130309

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为校友会连续多年6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借助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平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整合岛内文化传媒等资源,拥有校内实训平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相长。专业教师拥有传媒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实践基地如三亚市艺声语言培训机构、三亚市“鹿直播海南自贸港直播示范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与鹿云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广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专业根据不同的就业岗位总结出应该培养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培养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健康、多元发展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陈小如

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配音大赛中喜获三等奖

02核心课程:

语言创作基础、全媒体新闻采写与编辑、剧本写作、主持人形象设计、传媒专业外语、视频拍摄与制作、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主持人业务、节目编导与策划、新媒体策划及运营、新媒体主播实践等。

播音2202班齐翊博参加海南省

首届大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词获二等奖

03毕业去向:

传统媒体就业倾向于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电视编导、配音员记者(出镜记者)等,新兴媒体就业倾向于有声书播讲员、新媒体编辑、数字广播主持人、自媒体运营者等,多样化就业还包括播音主持培训教师、商务主持、演员、婚礼司仪、互联网主播等。优秀毕业生代表王俊皓,2019 年度中国十大海洋人物,现为三沙卫视记者,主持人;优秀毕业生陈秋熙,现为重庆电信职业学院校团委副书记,优秀毕业生吴跃超,现为三亚传媒影视集团电视节目主持人;优秀毕业生宫惠雯,现为海棠湾红树林独家酒店品牌公关总监;优秀毕业生赵璐宁,现为泰山科技学院教师

八、时尚传播

专业代码:050308

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01专业介绍

本专业紧密贴合国家与地方时尚产业发展需求,全力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本地文旅、时尚产业输送优质人才。专业致力于培养懂时尚、精传播、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理论筑基+实战赋能体系,学生将掌握时尚传播核心理论,熟悉时尚产业运作规律,精通从内容创意、设计制作、品牌策划、数字营销到活动执行的全链路技能。

专业课程

本专业以国际化、本土化、数字化为核心特色,依托海南自贸港的文旅资源、免税经济和跨境消费优势,培养学生兼具全球视野、文化根脉与科技素养,具备在地化、跨文化传播能力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对接国际品牌传播需求,亦能够深入挖掘海南本土文化,推动海南文化符号国际化、时尚化表达,在文旅时尚创新、国际品牌本土化传播、本土品牌国际化传播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

02核心课程:

传播学概论、时尚通史、智能文案写作、图形图像处理、跨文化传播、消费者行为学、媒介伦理与法规、时尚形象设计、智能创意与优化、数字视频编辑、文创产品设计、新媒体运营、时尚策展、虚拟现实内容开发、动态产品展示技术运用、时尚摄影与摄像、时尚整合营销传播、时尚采编实务、展示陈列设计、时尚品牌与传播。

专业课程

03毕业去向:

时尚传播专业主要培养品牌推广与传媒关系管理、市场营销与数字化推广、时尚内容创作与传播类人才。毕业生可就职于时尚传媒、文化推广机构、时尚品牌公司或新媒体平台等领域,负责推广品牌形象,进行公关活动策划以及媒体关系管理;从事时尚策展类工作,如参与休博会、消博会、旅游装备博览会、动漫展、时装周等时尚展览的策划,制定展览的宣传推广策略;参与免税城、星级酒店、会展、旅游类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品牌推广以及社交媒体运营等,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数字化营销。

学生实践场景模拟

学院官网地址:http://renwen.sanyau.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898-88351226

学院网站二维码

学院公众号二维码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孙嘉硕


  • 就业动态
  • 招生工作
  • 就业动态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