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亚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子在国家级、省级多项赛事中屡创佳绩,有力印证了该专业“产教融合、以赛促学”育人理念的显著成效。学生团队、个人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在配音、影视评论、文旅创作等赛道斩获殊荣,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
本年度学生竞赛成果亮点纷呈,呈现“跨领域、多形态”特征:“华文奖”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新大赛传统文化摄影赛道一等奖、“声声不息”全国大学生配音大赛一等奖; 荣获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海南省三等奖、第七届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 摘得“金鹭杯”数字人文创意文化节经典诵读类比赛二等奖; 在企业命题赛事“讲好吉利故事”中获三等奖。此外,学生还包揽了第二届“中外传播杯”全国大学生新时代媒体创作大赛摄影及短视频赛道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新创意大赛高等级奖项等。近三年,该专业学生累计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已逾百项。
课程实践赋能赛事,理论成果落地有声
专业核心课程《影视美学》的实践成果在第九届“三晋·光影杯”全国大学生电影评论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该课程创新性地将蒙太奇理论、意识形态批评等专业知识融入影视评论实践,引导学生完成从文本细读、出镜讲解到视频制作的全流程创作。依托赛事平台,学生成功将抽象美学理论转化为具象的视听表达,有效锤炼了口语传播、镜头表现及批判性思维等核心专业能力。
产教深度融合,双师协同育人
专业深化“学界+业界”双导师制,聘请电视台主持人、资深制片人等担任行业导师,深度参与教学。通过“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新媒体主播实践”等课程,重点强化学生采、编、播一体化能力。学生实践成果丰硕:主持校级大型活动(如毕业典礼)、参演舞台剧,学生的课程作品入选海南省记协优秀作品集,实现作品广泛落地社会平台。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广泛就职于省市级电视台、头部自媒体平台及文旅机构。
面向自贸港,培育复合型传播人才
面对海南自贸港文化产业升级需求,专业构建“文学—传播—艺术”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开设《华语媒体语言传播》等特色课程。专业表示:“赛事荣誉是产教融合成效的缩影。我们将持续拓展‘声音+影像’的实践维度,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人文底蕴与卓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传播人才。”
作为校友会中国六星级顶尖应用型专业,三亚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近五年已累计培养输送500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以声音为媒,在传统媒体与数字传播的交融浪潮中,持续讲述海南故事,传播时代强音。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陈书然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