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亚学院汉语国际幼儿教育的课堂上,学习远不止于“听讲”。我们深谙,教师的“教法”是“教”与“育”能否融合的关键。因此,我们的教师团队将国际前沿的自由教育理念与中国本土教育的深厚根基创造性结合,打造出一种开放、包容、启智、润心的独特课堂生态。
在《现代汉语》的课堂上,李浩老师轻点屏幕,一个“休”字跃然而出。“人倚木,劳作小憩,智慧尽在其中”。随即,一段陕西皮影戏中农人树下擦汗的影像投射而出,抽象的文字原理瞬间化作可感的生活图景。这种“形-义-文化”的黄金解析法,被学子们带到了印尼雅加达的汉语课堂。
在《幼儿卫生与保育》的课堂上罗芳老师采用特色实践模式来教学,罗芳老师的教学理念突出“行业需求导向”和“学生自主参与”,旨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罗老师将学生分组参与课程设计、脚本撰写、技术剪辑,在行业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并强调“从学生视角切入”,推动课程内容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
你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将体现在这样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中。
本专业在海南自贸港“国际教育创新岛”定位下,凭借政策红利渗透率、跨境需求适配度、实践能力转化率三大优势,成为区域高潜力就业赛道。
开篇的答案则蕴藏在你的选择之中,选择让你遇见自己,也将让我们遇见对方。本专业不单单体现在“汉语国际”上,而是在你俯身轻抚孩子后背的那只手,既连着千万年前第一个教会族人取火的智者,也握着百年后那个因你传递的勇气而改变世界的未知姓名。
最后,愿你们在选择本专业时,不仅怀揣热爱,更能理解其背后的重量与荣光;愿你们在困惑中不懈探索,最终体悟到那份连接过去与未来、塑造灵魂的“传承”使命,并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和前行的方向。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陈书然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