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曾几何时,“课堂失守”的忧虑在高校蔓延:沉默的空座、低垂的视线、被屏幕隔绝的交流、单向灌输的疲惫……当知识的殿堂陷入沉寂乏味,当思想的碰撞被数字的喧嚣取代,我们不得不正视这让人焦虑、令人扼腕的困境与难局——无趣无味的课堂,这育人的核心阵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退守,更是教与学活力、深度联结与价值共鸣的流失。
困局当前,必须尽快突围!变革刻不容缓。激活、重构、拯救课堂,绝非一时之策,而是关乎教育本质与未来的深刻使命。激活,是要点燃师生心中渐趋寂灭的求知火焰,让每一个座位成为思想跃动的原点;重构,是要打破知识与生活、讲授与探究的壁垒,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能力生长的真实场域;拯救,则是以行动守护大学精神的基石——让每一次相遇都承载知识的重量、思想的温度与人格的塑造。
人文与传播学院,深谙此道,亦勇担此责。我们直面问题,锐意探索。教师们不再满足于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化身为课堂情境的精心设计者、思维交锋的智慧引导者。于是,传统课堂的边界被打破:讲台变身辩论场,经典文本在跨媒介叙事中焕发新生,理论探讨融入真实的社会场域……一次次创新的尝试,都是对“失守”的夺回和对困境的突围,是对育人本质的执着追求。
即日起,我们正式开辟“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课堂!——人文与传播学院课堂创新实录”专栏。这里将汇聚我院教师在课堂革新征途上的智慧结晶与生动实践。透过文字的真实记录、图片的瞬间捕捉、视频的深度呈现,我们将带您走进那些被重新定义的课堂现场,聆听师生在教与学共振中迸发的思想火花,感受从理念到行动、从困境到坦途、从无味到生机的深刻转变。
我们期待,这些实录能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当下课堂的痛点与希望;更期待它能成为一簇火种,点燃更多关于课堂本质、教育未来的思考与行动。让我们共同见证并参与这场静水流深却至关重要的课堂革命,以行动回应时代的叩问:唯有持续的反思与不懈的革新,才能真正守护并重塑那方孕育思想、启迪心灵、增长才干的神圣之地。
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这些听起来让人头大的术语,再看看赶着早八来上课学生茫然错愕的表情,我顿时觉得原来三亚的夏天也不用开空调,因为心都凉了。心里问了自己千百遍,难道《计算语言学》注定就是劝退神器?难道文科生和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水火不容?就在我绝望的打算转行去卖椰子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与其逼着学生啃那些枯燥的内容,不如佛系一下,让他们先在课上“玩”起来。抛弃学术理论条条框框,让他们脑洞大开地去畅想未来、去思考人机关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于是课堂变成了这样:
我们上了火星之后你会带着《星球大战》中的C-3PO 还是R2-D2机器人?
做个AI陪自己聊天,比如告诉我们如何在期末考试前一夜学完一学期的课 ?
你的智能汽车现在只会说“好的主人”,能不能让它学会吐槽你的驾驶技术?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原本听到《计算语言学》就想逃跑的学生,在看到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时候,开始渐渐的放弃理论的负担,会探索各自感兴趣的方向。“老师,我想让AI学会我奶奶的'爱的唠叨',要怎么训练?”“老师,我的虚拟人物现在智商堪忧,有没有'补脑'的算法?”教室里的氛围发生了微妙变化,学生们不再是请不要cue我的鸵鸟,而是变成了我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宝宝。
更为惊喜的是,当学生们的想象力和人工智能结合,简直火花四溅。什么方言声纹AI系统、非遗图样生成式建模,用AIGC打造科幻短片、节气农业人工智能助手……我都怀疑这还是那群说“老师,我不会”的孩子吗?接下来的剧情就很离谱了,获奖通知开始轰炸我的邮箱。这个进了教育部的奖项决赛,那个获了省里的奖,还有创新大赛等等等等……
现在每次早八,我都特别期待,不知道今天又会有哪个睡眼惺忪的学生冒出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说不定下个月的惊喜通知里,又会出现某个“困到不行”的学生名字。早八来上课,顺手拿个奖,但这真的不是还没睡醒的梦。也许最好的教育,不是高深的学术理论,而是以佛系的心态打破学术框架,让学生用梦想为种子在现实中开花。
一起来围观
督导评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AI时代,当知识获取变得触手可及,传统的传道受业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初闻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和AI畅聊,吐槽人工智能,甚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脑洞大开地去想象未来人机接口,以及我们登上火星以后的事情。我心中不免疑惑:这还是严肃的学术课堂吗,学生真的能学到知识吗?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看似不以知识输入为主导的佛系教学方式,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硕果。这让我深思,面对文科生抵触的计算机交叉课程,将枯燥的技术理论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让我们看到了兴趣驱动的巨大力量。也许最好的教育不在于我们灌输给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我们如何点燃他们内心的好奇火种。当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时,成功的获得也变成了“顺手”的事情。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郭学哲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