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4日,由中国王维研究会、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王维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王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我院伏涛教授应邀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大合影
中国王维研究会是唐代文学研究会的一个分会,是专门研究“诗佛”王维的最高档次的学术会议,四年举办一次。参加本次会议的共36人,包括来自日本、韩国的3位学者,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共34篇。

孔丽源桌牌
伏涛教授提交的参会论文题目是《“遇到” 视野下的王维诗歌研究》,该论文是在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孔丽源同学的毕业论文基础上加工后提交会议的。经会议主办方审核通过,孔丽源同学获得参会邀请,因刚入职工作繁忙,此次未能到场参会。”遇到“是该论文中最早提出的概念,意在由“遇到”审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以及应制奉和诗,也期望“遇到”成为诗学理论范畴,进入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中。论文发布时受到评议人的高度肯定,该论文将发表在《王维研究》第十辑上。

与其师友合影
提到这次参会体会时,伏涛教授颇有感触。他认为,从个人角度看,本次参会既对其王维研究有所促进,也对其清代诗学研究有所帮助。此次与会者以中老年学者为主,只有一位研究生替其导师发表论文,像孔丽源同学这样刚毕业的本科生被邀参会是惟一的。这起码告诉我们三点:一是能否参会主要取决于论文的质量;二是三亚学院毕业的学生中优秀者不乏其人;三是在以后的本科生教育中进一步加强论文写作的指导,带着学生搞科研。
我院2024届毕业生刘思佳同学参加中国红楼梦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时,我院报道其“雏凤有清音,薪火自相传”。这次孔丽源同学受邀参加王维国际研讨会,其缺席的“在位”可谓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郭学哲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