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工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切实落实校园安全保障工作,10月29日,人文与传播学院学工团队在社区东一办公室开展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专题培训。

培训伊始,已接受过专门培训的熊炜老师和刘博文老师主讲。熊炜老师以“黄金4分钟”为切入点,结合近年来公共场所发生的心脏骤停真实案例,深入阐释了心脏骤停的高危害性,而及时使用AED可将抢救成功率提高3倍以上,使参训教师直观认识到掌握急救技能的必要性。在讲解AED原理时,熊炜老师通过解析设备结构、播放动态演示视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AED的核心工作机制。随后,刘老师重点强调了AED的使用前提及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时应确保患者身体未接触金属物品、除颤过程中严禁任何人触碰患者等,帮助大家全面掌握设备操作的安全边界。

“以前总觉得AED离自己很远,今天亲手操作后才发现,原来它的使用步骤这么清晰,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参与培训的老师们感慨道。老师们也表示,此次培训不仅系统掌握了AED使用与心肺复苏技能,更树立了“主动急救、科学急救”的意识,如遇到突发状况,也能知道如何参与救援。
人文与传播学院将持续以师生安全需求为导向,结合办公与教学场景特点,常态化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消防安全演练等活动,并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推动安全知识与急救技能覆盖更多师生,切实构建“预防—应对—处置”一体化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下一步,人文与传播学院将持续以师生安全需求为导向,结合办公、教学场景特点,常态化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消防安全演练等活动,同时也会举办班会,让安全知识与急救技能覆盖更多师生,切实构建起“预防-应对-处置”的校园安全防护网,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保驾航。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吴思莹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