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下午,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国际汉语教育系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学校结构性改革系列文件精神学习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修订展开深入研讨。人文与传播学院赖振寅院长、国际汉语教育系全体教师参与交流,系副主任金伟老师主持会议。

金伟老师首先向全体教师系统介绍了系部此前开展的行业调研情况,根据行业调研提炼出了适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五大核心实践场景,包括 AI 驱动的在线 1v1 少儿中文课堂、跨境文旅 “中文 + 文化体验” 直播、国际学校沉浸式双语学科教学、海南自贸港高端酒店亲子活动策划,以及乌兹别克斯坦 “中文 + 电商”产业学院,并基于这些场景精准分析出五大目标岗位群,即在线中文教师、AI汉语教研员、国际学校双语教师、跨境电商中文运营及文旅亲子策划师岗位群,为专业发展锚定了清晰的实践方向。在解读完调研结论后,金伟老师进一步带领大家深入学习 “三层四类” 课程体系的核心内涵与育人价值,并结合专业实际,将此前初步拟定的本专业各类课程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赖院长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他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提出四项工作建议:一是深入调研人才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要求,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二是科学论证课程设置,邀请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参与论证,确保课程逻辑清晰、避免重复脱节;三是精心起草培养方案,体现专业文化传承功能和国际化特色,强化场景化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四是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多方参与机制,邀请校内外专家评议,确保方案科学实用。
随后,国际汉语教育系全体教师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展开了深入研讨。老师们集中就国外汉学研究、中国文化通论、英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的设置,以及场景选修课和职业技能选修课的名称等展开了激烈讨论。通过深入研讨,与会教师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达成共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减少纯理论课程;保持中华文化传承功能,与时俱进;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开发符合时代特点的场景化课程。
最后,金伟老师进行总结,国际汉语教育系将汇总整理各方意见,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细则,稳步推进专业建设与教学创新,立足于微场景、锚定高价值岗位,增加实用性课程比例,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夯实基础。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郭学哲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