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与实习如何双赢?缪佳乐学姐分享印尼汉教经验


  • 2025
  • 11/08
  • 15:23
  • 交流成果

  • 10
  • 浏览量

117日下午,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校友分享会在书德楼顺利举办。本次邀请到的讲师为国际幼儿教育2201班的缪佳乐学姐,在分享会上,她结合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亲身经历,就如何平衡学习与实习的双重任务,为在场同学提供了宝贵借鉴。

首先,缪佳乐学姐为我们系统梳理了印尼对外汉语学习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当地学生的多元来源与班级构成特点,帮助我们建立起对印尼汉语教学体系的整体认知。在此基础上,她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例子,将抽象的声母韵母知识转化为零基础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同时贴心地推荐了适合不同学习阶段的优质教材,为我们将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参考

随后,缪佳乐学姐以印尼南洋国际学校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海外汉语教学的地域特色。她指出,该校学生普遍以提升考试成绩为主要学习目标,这一发现让我们意识到海外汉语教学需要与当地教育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展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课堂实录,她生动呈现了中印尼文化在教学中相互交融的深度,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中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价值。

在分享实习收获与感悟时,缪佳乐学姐充满感染力的讲述展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她不仅教学富有创意,善于用同理心理解学生需求,更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难得的抗压能力与责任担当。这些真实的教学经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富有责任心、懂得理解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形象,更为我们描绘了国际汉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清晰路径。

纵观缪佳乐学姐的成长历程,从校园的英语之星到走上国际讲台,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鲜活画卷。她的成功,可归结于两条清晰的路径:其一,是凭借出色的生涯规划,在繁重的学习与实习间游刃有余,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其二,是她能跳出书本,在真实的跨文化课堂中灵活变通,让对外汉语教学充满生命力。这正是教学相长的最佳例证——她在传授中文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能力的华丽升级。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孙嘉硕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51226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