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高校毕业生王然有些迷茫。他很想找人聊聊,却不知道应该问谁,“这两份工作是‘盲投’的。用什么标准选择工作、怎么规划人生,我好像都不太清楚”。就业指导中心早已成为高校“标配”,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甚至提供一对一咨询。但真到了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学生依旧感到无助。(5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提起大学里的就业指导,不少学生的第一感觉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无论是学校专门设置的就业中心,还是必修的就业指导课,往往是学分拿到了,方法却没有拿到,面对具体怎么规划职业生涯,依旧是“一头雾水”。毕业季找工作,就像是“无头苍蝇”,手里拿着不怎么规范的简历,毫无方向地到处投递。可往往是简历投出去了,却也只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许多学生都有过类似经历,对就业充满疑问,却不知从何问起。等到真有了问题去咨询辅导员,却不想连辅导员自己都没有足够的求职经验来解答。给出的解答缺少专业性和指导性,使得就业中心门前“无人问津”。学生们觉得问了也白问,久而久之,就业指导成为了学生眼中的“鸡肋”。
就业指导课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是否真的对学生就业有帮助?事实上,笔者作为过来人,切实感受到,当初对这门课程满心期待,上了课才知道“现实很骨感”。课程老师注重的更多的是理论讲解,甚至教学内容常年不变,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有些知识早已“过期”,实践意义微乎其微。
“有教无类”不代表“就业无类”。大学不是伊甸园,也不是世外桃源,终有毕业离开校园的一天。可如果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就匆匆上了“战场”,等待的自然是无尽地折磨和伤痛。多少学生因为就业挠头发愁,由于理论与实践差异太大,盲目选择职业会导致上当欺骗,甚至误入传销组织.....
就业指导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也不能只“刮一阵风”。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就业技能”,如何把人才成功输送到社会,是当前非常严肃的话题,也是学校的责任所在。防止高校就业指导成为“鸡肋”,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师资投入,聘请更多阅历丰富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成功就业、理想就业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拼搏奋斗、厚积薄发。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