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时,当高考学子步入梦想的大学,安静的校园迎来了一次跳跃。同时预示着毕业的学长学姐真正离开了学校的港湾。初入社会,该如何抉择,一腔热血,该如何挥洒,当社会的残酷竞争,物价的快速上涨再一次打击了他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肆意挥洒着他们的青春和热血。这是一次勇者的追求。但创业路上布满艰辛荆棘,他们该如何应对,创业方向的迷茫,该如何铲除,初次创业究竟还面临怎样的问题,无一不在困惑着他们。
年轻就是最好的资本。大学生创业有着其先天的青春优势,他们是一个比较活跃,激情无限的群体。只有将激情写入创业,才能谱出动听的曲调。而创业方向的选择无疑是个开端。一个好的开始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然而,纵观眼下大学生创业成果,我们不难发现,成少败多。
成都某高校食品科学系6名研究生筹资20万元开了一家”六味面馆”。第一家店还未开张,6位股东已经把目光放到了两年之后,他们激情满怀地准备在两年内在成都开20家连锁店。但由于管理不善和经营欠佳,仅4个多月后,第一家店就挂牌转让。
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3名学生看到一个保健品的招商广告后认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有100万人购买,每件产品只赚10元,就是1000万元的利润。于是他们迅速联系了招商者,买回了100件产品“试水”。但一个月只卖出10多件。通过咨询,他们才知道一个新的保健品面世需要巨额的广告宣传费。最终创业计划胎死腹中。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充满了创业的激情,但由于缺乏对自身实力的认识和对市场的认知,极易导致创业失败。而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在选择项目时多十分理性,长春理工大学一名女研究生创立的“蝶而喜铺”,以婚庆上独特的包装为对象,成本少、创意新,短短的一年时间便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成为长春市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范。
所以找准入点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着力培养敏锐的市场眼光,从开发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起步创业;要选择和规划好有前景的创业项目,组建思想性格、能力素质互补的创业团队;要设计鼓舞人心、导引行为的企业文化,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才能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
1.高科技领域
有意在这一领域创业的大学生,可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吸引风险投资。推荐商机: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开发等。
2.智力服务领域
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更容易赚到“第一桶金”。此类智力服务创业项目成本较低,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可开业。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3.连锁加领域
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连锁项目,从小本经营开始为宜;此外,最好选择运营时间在5年以上、拥有10家以上连锁店的成熟品牌。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4.开店
大学生开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顾客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因此入门较为容易。推广工作很重要,需要经常在校园里张贴广告或和社团联办活动,才能广为人知。推荐商机:高校内部或周边地区的餐厅、咖啡屋、美发屋、文具店、书店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要尽量将创业资金数额减到最低。选择那些只需要少许现金,并能充分实现个人才华和专长的事业做起,给自己一个经验积累和资本累积的过程。此外,眼下,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和措施,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
【创业难处】
拥有了一个值得憧憬的创业方向,谱写了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大学生创业的道路将会顺畅很多。但也绝非是一路平坦,仍然会有一些问题伴随着他们。接下来我们简单探讨一些问题。问题一 政策与创业不接轨?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2005级的男生小谢,一直希望毕业后能创办一家网络公司,建成一个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信息和平台的网站,为此他专门到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长期实习。但是目前临近毕业的小谢却十分苦恼,他对记者说:“我十分想借助一些优惠政策来降低创业成本,可是学校从来不宣传这些政策,就算我知道了也不清楚如何去办理”。小谢的无奈表明,众多扶持创业的利好政策与那些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完全“接轨”。
2008年12月,团省委面向全省39所高校共3900名大三大四学生进行的创业情况抽样调查显示:67.62%的同学有创业意愿。但与大学生日趋强烈的创业意愿相比,由于缺少创业资金、创业场地、扶持政策和创业实践经验等原因,大学生的创业率依然很低,创业项目成功实现成果产业化的比例也非常低。
据专业从事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研究的公司———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调查,广东2007届高校毕业生只有564人自主创业,仅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其实为扶持大学生创业,政府部门也不断出台扶持政策。但是这些利好的政策,给大多数同学提起来,他们都表示“蒙喳喳”。
问题二 小额贷款不易贷
奔走两个多月,等候了半年多,2006届毕业生李敏刚通过他所在街道申请的小额贷款仍然没有被受理。
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设计专业的李敏刚,为开办一家珠宝饰品店,找亲戚朋友东挪西凑,已先期投入5万元,可开店的资金缺口仍很大。去年7月初,小李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的报道。他查询网上相关信息后,找有关部门办了一张失业证,再找到他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向海珠区劳动局申请,希望以失业人员名义申请小额贷款未获批准。劳动部门虽然批准了,但申请送到一家发放小额贷款的银行,半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点音讯。
日前,记者在广州市劳动局了解到大学生小额贷款优惠政策自2005年实施以来,至今很少贷出。
在就业压力逐年趋紧的大势下,一边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日益增多,求“钱”若渴;一边是政府专项贷款少人问津,资源闲置。症结何在?为何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优惠却不能为大学生带来真正利好?
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就业处处长马见效说,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难贷出还因为贷款的瓶颈并没有突破。比如说,小额贷款规定,贷款主要是创办个体经营项目或合伙经营项目。
但如果大学生创办了科技公司就不能申请小额贷款了。还有小额贷款规定,要先办企业才能申请贷款,但办企业先得办执照租场地,按一月租金两月押金规定,办执照成本就得好几万,这几万元的启动资金难倒了不少创业的大学生。
广州市劳动局就业中心刘方主任说,广州创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不足毕业生总数的1%。资金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调查显示,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尔新举例说,政府财政并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无息贷款,也没有吸引广大的社会资本来参与这项事业,“目前仅有少量有意识的企业设立了零星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但相对创业群体所需的资金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问题三 创业能力和意识有待加强
其实,大学生创业也有非常成功的,这些佼佼者往往是在上大学时就有意识好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和意识。罗淞元是南方医科大学2005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学生,2007年与好友陈嵩等12个人组建了“客粥求健”团队参与挑战杯创业大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我们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很多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广州市民有中医食疗传统,中医养生观念浓厚。我们团队大部分是学中医的,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能不能在我们日常喝的粥里加入一些中药材,增强粥的养生功效?”团队成员陈嵩这一想法马上得到认同,于是大家着手准备,进行了“挑战杯”立项。
“说实话,我们这个项目是一路乘着末班车进入决赛的,不想居然拿了2008年挑战杯的金奖。”罗淞元谈起“客粥求健”时庆幸不已。喜讯接踵而来,广州健禾药业有限公司联系上了“客粥求健”团队,希望能够与他们合作开发这一产品。12个成员非常高兴,将合作意向上报南方医科大学,三方因此达成协议,广州健禾药业有限公司出资进行风险投资,团队以“专利”入股,学校提供技术指导。据介绍,目前“客粥求健”主要努力方向是进一步对产品展开营销,开拓市场,并已被成功推销进入学校附近许多酒家。
罗淞元告诉记者,上大学期间他就非常注意报纸杂志上创业和市场分析的报道,并在假期的社会调查中积累经验,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功。
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本身创业能力和意识不足也是目前大学生创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省劳动厅副厅长郑朝阳认为,在中国从小就是教孩子怎样做题,背书,使得大多数毕业生在缺乏创业能力的同时,还缺乏创业的意识。共青团广东省委2008年底面向广东39所高校共3900名2009届、2010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想创业的人虽然多,但仅有15.09%的应届毕业生会积极主动选择自己创业,并有切实的计划,有专家认为这说明毕业生创业,仅仅是“有想法没办法”。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