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9点半,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兴均教授,应邀来到三亚市群众艺术馆,开展了“汉字——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主题讲座。该活动在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指导下开展,是面向全体市民的文化艺术知识课堂。活动由三亚市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葛君教授主持,感兴趣的校外市民朋友,以及部分三亚学院师生,前来听取了讲座。
活动开始,葛君教授上台,先为大家介绍了刘教授作为一名专家学者的任职经历、研究方向、著述及相关成果等,借《训诂学原理方法与实践》和获奖图书《汉字的构造及其文化意蕴》 等说明了刘教授在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诣。然后与刘教授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互动。刘教授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研究心路,以及对汉字的深厚感情,汉字历经千年,富有生命力,在信息化的今天依然承担各种交流任务,刘教授表示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
讲座开始。刘教授结合几组古文字,来说明汉字有着神奇结构和超强的记录语言与文化的功能,汉字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其早期字形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接下来,刘教授选择了与人生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汉字展开讲解。刘教授从对古文形体的介绍入手,结合了古今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并以相应的古代文献为例证,且有丰富的图片资料,整体上深入浅出,趣味盎然!
如在饮食部分借助饮的古文写法说明上古时期人们饮水的方式,不同于今天我国常见的的灌饮和用嘴吸引,而是俯下身子伸出舌头到容器中舔饮,原因是装饮品的“酉”(甲骨文作)是尖底的,稳插地面不易挪动,同时方便接受阳光发酵,因而有了酿酒的发明。在这一部分刘教授还详细讲解了与“食”字相关的古代稻作农业、烹煮器皿、共食制等,进而说明上古的食是用手抓食。讲到衣帽部分时,借助形象的图片,说明为“冃”的古文字,揭示上古人们好以动物之角为头饰的文化习俗,并借助对“美”字和“弁”字的解释,说明“冃”同时具美饰与礼仪的文化特征。讲到寝息文化这一部分的时候,刘教授指出“休”字的早期形体折射出了上古人们歇息的方式,是田间耕作的农夫在暑热难当、劳累困乏之际,背靠着一棵大树休息的形象描绘,体现出人“依”于木,即人对木的依赖关系,这也是人有赖于自然的体现。最后讲到出行部分时,刘教授指出“行”的本义当是道路,读如航,古文作 ,象十字路口之形。《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景行”即是“大道”之义。
刘教授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图文并茂,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且有的是大家以往容易理解错的知识,给大家以深刻启发。刘教授在讲座中以问答的形式和大家进行了互动,并在结束后热情解答了听众的提问。活动结束,刘教授收获了在座听众的鲜花和热烈掌声。
随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三亚着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市民免费开展文化讲坛。此次,我院刘兴均教授应邀到群众艺术馆开展讲座,密切了市民和专家学者的联系,使得文化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图/米会 文/周素焕)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