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新惠镇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积极落实好就业政策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


  • 2021
  • 01/17
  • 15:02
  • 就业政策

  • 243
  • 浏览量

潇湘晨报发布时间:20-12-3113:29潇湘晨报官方百家号

敖汉旗新惠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占地4.47万平方米,建设6层住宅楼18栋740套。易地搬迁区共入住740户2045人。为解决好敖汉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2020年3月经新惠镇党委政府研究成立了新惠镇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岗位开发、就业咨询、心理咨询等部门,工作人员21人。致力于打造辖区内具备就业能力贫困户就业培训、就业安排、就业跟踪、就业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就业服务部门,实现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详实开展调查摸底,解决就业工作的前提性问题。为掌握每家每户就业情况,中心制定了简明易懂、重点突出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个人的身高、智力、健康状况、就业技能、交通能力、长工短工、本人意愿等多项内容,确保中心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准确。18名帮扶干部分别负责18住宅楼,通过干部四轮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诚恳交谈,耐心讲解就业政策,帮助分析该户家庭状况,引导贫困户自我发展,激发贫困户就业热情和内生动力。对采集的信息,中心组织工作人员逐人逐户进行研判,建立台账,为每家每户定义就业方向。并实行贫困户就业的动态管理,在全旗率先建立贫困户就业电子信息库,明确专人负责电子数据的更新及动态调整,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电子数据以每栋楼为单位,每个单位已就业、未就业、不能就业人数,每个已就业人员的照片、基本信息、就业情况、签订的劳动合同等;未就业人员的照片、基本信息、就业意愿、就业方向等;不能就业人员的原因及保障措施全部在信息库中体现。

 

努力开发就业岗位,解决有人无岗位的问题。增加就业渠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为充分挖掘就业岗位,中心工作人员主动走遍周边地区、深入企业,热情讲解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焕发他们的荣誉感,努力挖掘就业岗位。

 

截止目前,中心工作人员已走遍周边企业40余家,挖掘就业岗位200余个。就业中心平台通过安置公益岗位、派遣到园区及外地企业务工、鼓励大棚商业餐饮自主创业、扶贫车间、环卫保洁的栽花种草等,让有就业意愿的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岗位。新惠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具备就业能力720人,截至目前,已安置就业625人,其中安置到搬迁区附近七中、七小、幼儿园、卫生院等公益性岗位86人,鼓励自主创业15人,派遣旗内外企业务工524人。基本实现了具备就业能力的贫困户都有就业岗位,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转变就业人员观念,解决有业无人就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区贫困人口原居住环境差,思想落后,就业偏重于条件好、工资高,甚至“等靠要”思想严重。为提高贫困户思想认识及自我发展能力,中心选取一些就业典型,通过交流会方式,树立典型,正面引导。同时,通过负面典型教育,积极引导贫困户树立“就业一人,全家幸福”的理念,通过不断启发和引导,有6人通过自主开店经营、发展设施农业等,改善了生活条件,家庭收入明显提高。搬迁户孙远金,家庭人口2口人,肢体二级残,一直靠社会保障维持生活,通过教育引导,目前已在易地搬迁小区自主经营超市,月均收入3000元。

 

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解决好就业政策效能的问题。为了落实好上级就业扶持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就业积极性,中心组织帮扶干部到每家每户发放就业扶持政策宣传单,并对就业扶持政策进行讲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政策宣传,有4人获得就业扶持资金5000元自主开店经营。有70余人到旗外务工,每人得到一次求职创业补贴1000元,激发了贫困户的创业、就业热情。同时,为提高无就业技能的贫困人口就业技能,中心积极协调旗就业局,组织群众参加就业技能培训,80余名无就业技能人员参加汽车维修、美容美发、电焊、设施农业、育婴师、保安保洁员等专业的创业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贫困人口掌握了一门就业技能。另有60余人在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等工作,12户在就近发展设施农业,预计每户增收6000元。

 

搭建短期用工平台,解决短期工就业问题。为解决因照顾老人、孩子只能从事短时间劳动的人群,中心搭建了短期用工的服务平台。对其进行登记、建立微信群、随叫随到、各得其所。截止目前,中心累计向周边企业、合作社等派遣小时工3500多人次,累计实现就业收入40余万元。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区内弱劳力或因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的人群就业问题,中心在搬迁区内建1000平米立扶贫车间,配备手工制作桌椅等设备,主要从事缝制衣服、羽毛画边框制作、十字绣等手工制作,累计吸纳贫困户60余人,缝制衣服300余件,每件衣服可赚15—20元。羽毛画边框制作正在培训阶段,培训后每人天可制作4—8个,每人每天收入60—120元。

 

实行保姆式跟踪,解决贫困户就业后续保障问题。为确保贫困户能就业,稳就业,中心实行保姆式跟踪,定期电话问询、实地走访,了解贫困户就业情况、生产生活困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兑现就业政策,切实保障贫困户权益。同时,中心设立了免费心理咨询岗,为贫困人口做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服务,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因居住环境变化、就业困难等方面引起的心理问题。截止目前,中心心理咨询岗已累计为40多人次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服务,让贫困户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51226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