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响应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近日,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语润万宁·筑梦乡村农业直播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初选中积极参与脱颖而出,实践团队成功入选!他们将以青春之名,用语言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能量。
本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发起,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乡村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提升乡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以语言相通促进情感相融、文化相通,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
这支入选的团队来自汉语言文学2303班,由张博文、符丹丹、陈珊珊、王汝婷、薛小迅、李海荣、施宜彤、符玉雪、金浩泽九位成员组成,该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实践方案以及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忱,从众多申报团队中崭露头角。在即将开展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将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推普计划,例如:通过开设普通话课堂,针对乡村儿童、青壮年开展发音纠正、朗诵技巧培训;运用新媒体平台制作趣味推普短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普通话知识;同步开展农业直播助农活动,通过直播带货形式推广当地农产品;举办推普主题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故事分享会等,激发村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积极鼓励学子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保障本次推普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院特邀王宇老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从课程设计、活动策划到实践执行等环节全程给予指导,同时为团队提供物资、思想经验等多方面支持。王宇老师满怀热诚地说:很荣幸我们的团队能够入选!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让更多乡村孩子感受到普通话的魅力,为他们打开与外界沟通的新窗口。这不仅是个人的心声,也代表着每一位参与此次推普实践活动学子的愿望。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是振兴的根基。为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入选团队将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奔赴乡村,用实际行动践行推普使命,让普通话的声音传遍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敬请关注后续推文,一同见证我院学子在推普实践中的精彩表现!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郭学哲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