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建设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局,以岗位实习、课程改革、比赛实操、项目化运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培养满足广告公司、企业、媒体等众多行业领域需求,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为目标,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借助海南自贸港发展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集中广告、公关、新媒体等多方研究与实践力量,为政府、行业、企业培养输送大量专业技能服务型人才。
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展示专业育人成果,展现广大三院学生的风采,采访2025考研成功上岸的广告2101级林慧同学,分享她的考研成功经验。
人物介绍:
林慧,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学2101班学习委员,大学四年平均绩点3.58,专业第一,综测第一,展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持续的学习能力。在校期间,她不仅在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还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多次带领团队完成品牌策划与创意传播方案,获得校内外多项荣誉。凭借对学业的专注与热爱,她厚积薄发,以优异成绩考取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大学期间获得的主要成绩:
学业类:
连续2022-2024学年“学习优秀奖二等奖”
连续2022-202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连续2022-2024“书福奖学金”
2022-2023学年“创新实践二等奖”
2021-2022学年“三好学生”
2021-2022学年“优秀团员”
学科竞赛类:
2021-2022营创赛佳作奖
2023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策划案类海口赛区二等奖
2023春光文旅爱上山社群营销策划案金奖
创意星球学院奖文案,策划案,海报,ip优秀奖若干
爱好类:
2022-2024三亚学院校辩论队队长
2021-2022第十二届三亚学院“思享秀”辩论赛冠军
2022-2023华语辩论世界杯海口赛区亚军
2022-2023“椰缘杯”辩论赛季军
考研心得:
各位学弟学妹好,进入大学后,其实你可以拥有无数条道路通往未来,有人选择就业,有人选择考公,选择考研。而我在一开始就决定了考研这条道路,如果你感兴趣或者还没来的及思考,可以看看我的一些体会和教训。
大学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考研的目标,又在四年里拆分成各个小目标:比如大一大二我的目标就是提高绩点综测通过四六级;大三的目标是刷比赛的履历;大四则是考研。一步一个脚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坦率而言,我并非世俗定义的“成功者”。虽被冠以“上岸”之名,实则与一志愿985院校在复试失之交臂,最终幸得调剂。所以成功和失败的滋味我都尝过,算是有资格写下这份避雷指南也哈哈哈哈。
考研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我的经历铁一样印证了这句话。我选对了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你备考的过程是幸福的;我选对了考试的方向,我是努力型选手,在考研期间我6本专业课书籍我背诵来回不下10遍,所以我选择了考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校;我选对了路径,为了避免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我选择报专业课全程小班,简化我的信息,我的考试分数确实印证了这个方式是对的;我选错了学校,一战上岸985的美名固然鲜艳,但意味着你要更加倍的努力证明你不比他人差。
再来谈及过程,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人和树一样,越是向往阳光,越要和树一样向下扎根”。考研是一段苦旅,这条道路上非常孤独,相比于高考,没人领路,没人护航。考研的一年里食堂,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是常态,好在学校美食很多,是枯燥学习的调味剂哈哈哈哈。写到这里看起来是个劝退帖,但在考研过程中,我收获了更多认识自己,革新自己的机会。我更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一次发现问题,又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遇见更好自己的过程。
在考研的路上,幸得良师益友,虽然孤独,但是考研让我感到了四面八方的爱与包容。父母无条件的支持,任课老师学术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以及同学室友如亲人般的关怀,都照亮了这条路!!!
最后的寄语,亦是自勉:“不止于前,不止于此”。无论选择哪条道路,希望我们都将找到自己的岸。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吴思莹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