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的学生团队在王宇老师带领下在政企协文娱创意编创岗位上展开深度实践,以原创内容定制化生产与沉浸式文化浸润为核心方向,成功打造多个兼具艺术感染力与社会实效性的文化项目,实现了政策宣传、行业叙事与地域文化传播的创新升级。
喜剧小品触达民生,针对海口市龙华总工会“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传需求,团队深入建筑工人、外卖骑手等群体调研维权困境,创作三幕喜剧小品《情系龙华》。剧本以轻喜剧手法刻画职工现实生活,巧妙植入“申请法律援助找工会”等台词,使政策口号转化为职工口口相传的民生导语。项目突破传统宣传单向灌输模式,通过情感共鸣实现工会服务理念的柔性传递。
多感官艺术整合能源故事的史诗化表达。在海南海控能源“清洁能源先锋”主题朗诵舞台项目中,团队基于莺歌盐场光伏基地攻坚故事,撰写朗诵稿《“伏”地图腾起,“水”润章程新》,并设计“声光电”协同叙事方案。开场以男声朗诵配合历史影像回溯创业艰辛,中段融入风机运转采样音效营造工业美学氛围,高潮部分由一线工程师佩戴安全帽进行群诵,形成视觉、听觉与情感的多维冲击,彰显清洁能源事业的科技感与人文温度。
文体融合与城市记忆:乒乓名城的文化深挖。受河北省邯郸市乒协邀请,团队围绕“乒乓名城”品牌建设完成三大文本工程:赛事新闻稿:动态捕捉民间赛事激情,强化地域乒乓文化传播;人物传记《球桌边的哲学家》:以民间冠军的太极式球风(如“搓球如捻茶,攻球似开弓”)为线索,串联邯郸杨氏太极拳非遗文化,探索体育与哲学的精神契合;纪录片解说词:以“丛台青砖弹孔与乒乓弹跳声的时空共振”意象,隐喻城市历史与体育精神的代际传承。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陈书然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