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实习中筑牢成长根基


  • 2025
  • 08/26
  • 16:45
  • 学生活动

  • 10
  • 浏览量

       我是数字传播2401的吴厚波,作为一名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数字传播大一学生,我总觉得“广告”是课本里那些光鲜亮丽的案例、电视上抓人眼球的短片,直到这个暑假,我走进一家广告公司开始实习,才真正触摸到了这个行业真实的温度与脉搏。

       实习第一天,带我的前辈就笑着说:“广告不是空中楼阁,得先懂生活里的烟火气。”这句话成了我整个实习的注脚。我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整理客户资料时,发现每一份需求背后都是一个品牌的成长故事;参与头脑风暴会时,看着前辈们为一句slogan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在某个突然迸发的点子里齐声欢呼;跟着团队跑市场调研,在街头巷尾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聊天,才明白“打动人心”从来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源于对生活最细腻的观察。

       记得有次为一款面向年轻人的饮品做方案,我熬了几个通宵写出的创意,却在讨论会上被指出“太想当然”。前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带我去奶茶店蹲点,看大家点单时的犹豫、拍照时的角度、和朋友分享时的表情。回来后,我重新调整思路,把“网红感”换成了“日常陪伴”的视角,没想到这个修改后的方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广告的魅力不在于有多华丽,而在于能否真正走进用户的心里。

       这段实习让我跳出了课本的框架。原来,一个成功的广告 campaign,背后是无数次推翻重来的方案、是数据与感性的平衡、是团队里每个人为了同一个目标的协作。我不再仅仅是“消费者”,而是开始学着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思考:如何用一句话戳中痛点?如何用一帧画面传递情绪?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让我对“创意”有了更鲜活的理解。

       现在的我,看到路边的广告牌会下意识分析它的目标人群,刷到有趣的短视频会琢磨它的传播逻辑。这段实习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广告世界的大门,也让我更清楚地知道,未来想要在这个领域深耕,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带着这份从实践中得来的感悟,继续在探索的路上往前闯。

1.广告新兵初体验:大一学生实习解锁数字传播密码

       当大多数大一新生还在适应大学生活节奏时,数字传播2401班的孙嘉硕同学已提前踏入行业前沿,利用暑假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这份聚焦基础却充满挑战的实习,不仅让他对广告行业的认知从书本跃入现实,更在实践一线触摸到了数字传播时代的行业脉搏。

2.从理论到实践:在基础工作中初识行业全貌

       孙嘉硕已同学深度参与了某奶茶品牌推广方案的前期筹备。他负责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搜集同类品牌新品上市玩法、分析18-25岁目标群体的消费偏好,并将庞杂信息梳理成清晰的“竞品分析”与“用户洞察”数据库。“课堂上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真实的用户数据画像前瞬间变得立体鲜活,”他感叹道。这份看似基础的工作,却是数字营销决策的根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精准提炼有效数据支撑策略,已成为从业者的核心能力。

3.数字舞台初试声:短视频文案的“秒级”较量

       实习期间,孙嘉硕同学首次尝试为教育机构撰写15秒短视频口播文案。历经3次修改,最终一条突出“暑期特惠”“名师授课”核心信息的文案被采纳。这一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数字传播的独特法则:

“在碎片化的注意力争夺战中,文案必须如利箭般直击用户痛点,一秒抓住眼球,三秒传递价值。

       文艺腔调在实效传播面前必须让位。” 导师的反馈让他明白,数字时代的广告创意必须兼具效率与吸引力。

4.实习反思:拥抱数字浪潮,锚定成长坐标

       实习让孙嘉硕跳出了“广告即创意”的浪漫想象,直面其商业本质:“一切创意必须服务于盈利目标,基于数据洞察而非主观臆断。”他也清晰看到自身不足——广告法规、媒介策略等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面对海量信息时高效筛选能力的欠缺。未来,他计划系统强化《广告法规》《市场调研》等课程,并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以“用户视角”拆解热门广告案例,将刷抖音等行为转化为学习机会。

       “这次实习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行业真实运作的大门,尤其是数字传播如何重构广告的创意、执行与反馈链条,”孙嘉硕同学总结道,“虽然只是起点,但我已更明确方向:成为一名既懂创意、又精数据、更接地气的数字时代广告人。”这位广告新兵的初体验证明,早一步实践,便早一步在数字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坐标。






(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供稿文/人文与传播学院 图/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辑/陈书然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